返回第七百三十九章 原始积累(第3/4页)  唐朝小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商业,这非常正确的。所以如果我们要发展商业,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只有当粮食多起来,朝廷才会对商业放宽。”

    元哲不可思议道:“这这可是全国百姓的事,光凭我们元家一家如何做得到。”

    元志也是极其困惑道:“这是朝廷的责任,可不是我们元家的责任。”

    韩艺道:“但是我们元家可以因此得利,而且,只要我们的计划实施得当,这并非是做不到的事。据我所知,剑南和岭南地区人烟稀少,草木横生,有着大量的荒地,如果我们能够将那里开垦出来,我们大唐的粮商产量至少翻上一倍。”

    他说的岭南地区就是广西c广东,包括越南部分地带,剑南道就是四川中部和云南北部。

    而如今唐朝人口都是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直都非常发达,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长江流域渐渐在复苏了,你不去的话,也会有人去的,韩艺的目标那些完全没有人去的地方。

    这真是越说越离谱了,元哲道:“你说得不错,但是我们元家能够开垦出一隅之地,就已经算是极限了,而且那里很多地方都不能够种植粮食。”

    “你说的非常对。”

    韩艺道:“因此首先我们解决种植物和人力的问题。关于种植物,我一早就跟牡丹在筹划了,在此之前我们发现一种棉花的种植物,这种种植物是一种纺织产物,它可以大规模的种植,而且织出来的布非常好,与丝绸各有优点,但是它可以大规模的生产,产量远胜于丝绸,将来必定取代丝绸。因此我打算在岭南地区大规模种植这种植物。”

    “棉花?”

    元禧皱眉道:“这我怎么不知道?”

    元牡丹道:“大伯,关于棉花我一直都在试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的确如韩艺所言,待会我就叫人拿一些的棉花织物给大伯看。”

    元禧点点头,又向韩艺继续说道:“你继续说。”

    韩艺又道:“棉花还只是其次,关键在于粮食,据我所知,在我国最南边的占城有一种稻种,高产c早熟c耐旱,生长期短,一年可以种上两三回。这恰好可以满足那些荒地的需求,增加我国的种植土地。”

    此言一出,在坐的人大惊不已。包括元牡丹都是目瞪口呆。

    元乐颤声道:“你你这话当真?”

    韩艺点点头,忽悠道:“据我所知是这样的,因为我曾听到好几个昆仑奴提到过这事,只是因为昆仑奴比较愚昧,他并不知道这种稻种多么的好。虽然我并未亲眼见过,但是我这足以让我们为此去占城走一趟,如果是真的,那不仅我们元家,就连我们大唐也可以迅速的壮大起来。”

    元哲按耐住心中的惊喜,激动道:“不错,不错,要真是如此,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去一趟。”

    元志突然道:“棉花也好,稻种也好,这都需要人力去开垦,但是目前我大唐地大物博,可人口远不如前朝,百姓都有自己的田地,谁还会甘愿去那荒无人烟的地方开垦,那么大的地,纵使我们元家恐怕也是力不从心。”

    韩艺点点头道:“即便有人愿意去,那种开垦速度也会非常慢,不符合我们元家的利益,为了能够迅速开垦出来,我们需要短时间内拥有足够的人力,并且听从我们的指挥,满足这一点的,唯有奴隶。”

    “奴隶?”

    众人又是为之一惊。

    元哲连连摇头道:“这可行不通,我们大唐只有奴婢制,可没有奴隶制,而且法律规定不准逼人为奴,我们根本无法在短日内获得足够奴隶去帮我们开垦。”

    韩艺摇摇头道:“我也从未说过从我大唐吸收奴隶,这是肯定不行的,如果我们这么做,无异于逼迫朝廷来对付我们,因此我们只能从外面获取奴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