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不一样(第3/4页)  唐朝小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们都想着当宰相,名垂青史,流芳万古,那我们凭什么要求百姓追求的只是吃饱穿暖。也许,他才是对的。”

    这个老者正是刚刚来到亳州出任刺史的许圉师

    尚书省。

    “从目前新政执行的情况来看,长安在明年初,就应该完成所有的户籍发放以及印花,江淮、江南等地区,虽然也非常顺利,但是因为人手没有长安充足,故此可能要晚个半年,但这比我们预计的都要快得多。”

    刘祥道是满怀喜悦的说道。

    这比预想中要顺利许多,他们也是长出一口气呀!

    狄仁杰道:“不过我发现新政颁布之后,官府与百姓打交道变得越来越多,而且,这种情况很可能将会成为常态。如今北巷新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西市也开了一家会计事务所,他们都是一方面向百姓,一方面向官府的,而在以往可是没有这个行当的。所以我认为朝廷也应该做出应对,成立一些新得官衙,免得到时候,百姓都不知道该去哪里询问。”

    韩艺问道:“你有什么建议?”

    狄仁杰道:“我朝实行的乃是三省六部,但是六部都在皇城之内,百姓是难以接触的到,我认为六部应该都在皇城外设立分部,让百姓都可以接触得到。如果全部通过县衙来解决,我认为县衙已经是不可能照顾到这么多事。好比说大理寺,民间都已经建设期关门的律师事务所,也就是他们都看到将来肯定会出现非常多的纠纷。在此之前,大家都是在家耕地,平时接触甚少,而如今百姓都流动起来,并且沟通增加了许多,那势必会产生许多纠纷,如今的大理寺恐怕难以满足百姓的需求,我认为应该扩建大理寺。”

    不愧是狄仁杰,还真是一个狠较色,三言两语,就将大理寺的职权扩大了。

    韩艺稍稍点头,又问道:“你们认为呢?”

    长孙延道:“我赞成狄少卿的建议,朝廷应该密切的关注国家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只有及时与百姓交流,才能最快做出调整,以往官员那种处理事务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变化,我们应该及早做出准备。”

    张文灌道:“但是目前大家都在忙着落实行政,你这又节外生枝,哪里忙得过来。”

    狄仁杰道:“我倒是认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做出一些改变,毕竟我们如今设立了许多办事点。”

    张文灌道:“那些办事点都是一些民房,是临时的,要是这么做的话,首先得修建官衙,可是这都需要钱,国库如今哪里拨得出钱来。”

    郑善行道:“我倒是认为与民打交道,这民房反而是最合适的,若建得富丽堂皇,只怕百姓反而会望而却步,而且这会影响到城内的居民。狄少卿的建议,只是为了帮助百姓,与百姓沟通,那么只要适用、舒适就行,我从不认为这官衙修建的富丽堂皇,会对于官员处理政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促使官员贪图享乐,不务正业。”

    这什么性格说什么话,他在自由之美的办公室,那简直小得可怜,他就是觉得什么方面都是适用就行,多了就是浪费,他是坚决反对修建什么宫殿,官衙。

    张文灌被怼的有些想哭,他可是老臣子,以前朝中那是讲究论资排辈的,可是郑善行他们这小辈太生猛,完全不给面子,说话都非常直接,但是没有办法,坐在最上面的尚书令,是这里面年纪最小的,张文灌心里非常委屈。

    他们可以不顾及,但是韩艺不能不顾及,道:“你们先别争了,听我一言,其实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张尚书也不是说要铺张浪费,将民房修建成官衙,这个很难操作。好比说大理寺这种官衙,你摆个摊在街边是肯定不行的,但是也不需要朝廷出钱,那那李义府、许敬宗他们的宅院不空在那里么,他们的宅院大得很,直接拿来用就行了,反正放在那里也是浪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