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人心思旧(第3/4页)  唐朝小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出去了。

    待李治走后,张德胜抹了抹汗,嘀咕一句,“真是要命啊!”

    .......

    户部!

    “韩尚书来了。”

    张大象见到韩艺来了,急忙迎了出来。

    韩艺笑道:“张侍郎今儿心情似乎挺不错的。”

    “何止我一人高兴,如今人人心情都不错。”张大象呵呵笑着,对此是丝毫不加以掩饰。

    韩艺帮他拍去肩膀一些发丝,笑道:“前不久李义府的心情就如同你此时一样。”

    张大象呆了呆,讪讪道:“韩尚书,你可别吓唬我啊!”

    韩艺笑道:“我吓你作甚,曾经有一个高人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你觉得生活无忧时,麻烦就会找上门。”

    说罢,他便往里面走去。

    张大象愣了下,随即微微一笑,不以为意,转身跟了过去。

    二人来到屋内,坐下之后,张大象刚准备跟韩艺讨论一下李义府的事,毕竟这事他们还未交流过,不料韩艺却抢先道:“麻烦来没来,我不敢肯定,但是忙碌是肯定要来了。”

    张大象愣了下,道:“韩尚书所指可是漕运一事。”

    “真是庆幸你还未高兴过头。”韩艺耸耸肩,旋即正色道:“这可是我们户部最近三年的首要任务。”

    张大象只觉亚历山大,自然也将李义府之事抛之脑后,慎重道:“你这计划虽好,但是实施起来,可不是那么轻松。”

    韩艺笑道:“这也正是我们坐在这里原因。说说你得看法吧。”

    张大象道:“在初期朝廷还是要投入不少钱进去,这一定会加重财政负担,而且,这还得看用什么结算,如果用绢帛来结算的话,相对而言,较为轻松不少,但是如果要用铜钱来结算的话,那可就非常麻烦,因为如今朝廷每年铸币有限,而如今的话,绢帛通常都是用于与西北的贸易,而在中原地区,铜钱要更受大家喜欢,毕竟绢帛不宜分割,而如今大大小小的商品是层出不穷,百姓也习惯于来市集购买,用绢帛购买十分不易,我想商人一定会要求用铜钱来结算。”

    韩艺道:“听你这语气,我怎么感觉自己是在自找麻烦。”

    张大象呵呵道:“这可是你说得,我可没有这么说。”

    言下之意,你就是在自找麻烦。

    韩艺笑道:“其实说到底,就是缺钱,有钱的话,什么都不是问题。”

    张大象道:“这也可以这么说,可问题是朝廷确没多少钱,不然的话,也不会去劳役百姓,除非加税。”

    “我想如果加税的话,百姓宁可去闯那鬼门关,那我们做这么多图得是什么,真得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韩艺摇摇头,道:“这样吧,我解决钱的问题,至于其余那些琐碎的问题,由你来解决。也就是说,你只管执行我的计划,该用多少钱,只管用便是了,不需要担忧。”

    张大象小心翼翼道:“韩尚书,我知你理财的手段,但是这可真不是小事,自你上任以来,百姓的生活是好了不少,尤其是在长安,可是财政支出可是一年比一年多,当然,这也不全是你的原因,因为朝中也增加了不少官员,可是你的西北计划,与吐谷浑的贸易,朝廷可都得支出不少钱,倘若这三年内风调雨顺,国内外无大事,那还能勉强渡过,可一旦出了什么事,或者朝廷急要用钱,财政可能就会崩溃。”

    “哪有你说得这么邪乎。”韩艺一笑,道:“我朝的财政思想,不就是藏富于民么,只要百姓富裕,朝廷就崩溃不了,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而且钱这东西,你不用出去,它就不是钱,只有用出去了,才能产生价值,才能有回报,俗语说得好,这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问题没?”

    张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