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就是这么神奇(第3/4页)  唐朝小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且大地主家都屯了不少粮食,这几年收成都不错,而且武媚娘的新政本来就是有利于他们的,他们没有在这危机中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刚开始购买国债券的人都还挺低调,基本上都不怎么露面,舆论还是在攻击韩艺,但是到后来,舆论的风向都改变了。

    开始吹捧国债券。

    有正义凛然的吹法,就是说国家好,大家都好。

    也有精打细算的吹,如今世道不好,经济不景气,这粮食屯着也不太安全,还不如用来投资国债券。

    大唐日报也开始发表文章,详解这种国债券,帮助大家计算国债券的收益,比金行原本的利息还要高,你们要有本事,那就去投资作坊,不想做买卖,那就投资国债券,就是哪怕太平盛世,你将粮食屯着不也是屯着,又不会变多,买国债券还能得到利息。

    韩艺以前都冒充过金融专家,其实都不算冒充,那些个金融专家,十个有九个骗,只不过那些人带着执照骗,韩艺没有执照而已。

    反正就是各种忽悠呗。

    全方面为国债造势。

    再加上眼见为实,大家渐渐就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

    风向为什么会转变,就是因为那些清白的地主也开始来购买,他们既然买了,那当然会说好,这就是变相夸自己聪明呗。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开始购买国债券,全都是一些贪官污吏,韩艺抓几个特别的,威胁他们拿出赃款购买国债券,顺便去忽悠他们的同僚。

    李氏兄弟是代表人物,他们就照着韩艺教他们的去忽悠与他们狼狈为奸的贪官污吏。

    这是一个机会,如今我们都被软禁着,韩艺掌权,咱们前面是跟着李义府混的,不可能会有好下场的,但是咱们犯的罪也罪不至死,最多也就是流放,但财产肯定会被没收,那这国债券真是太适合咱们了,咱们买了,三年之后,谁还记得咱们,三年之后,咱们又是地主。

    虽然是有风险,但是这比陛下饶过咱们的几率要小很多很多,这笔账可不难算,再加上那边还有金行、元行,以及皇帝个人名誉做保证,最重要的还是有韩艺,韩艺那可是一等一的奸商,他要没有把握,他敢拿他全部的家当赌上去么。

    即便如此,那些当官的还是很谨慎,怕这是朝廷在引蛇出洞,刚开始只是试探一下。

    一看金行的保密的工作做得这么好,简直为咱们量身订做啊!

    再加上,李氏兄弟在边上忽悠,朝廷对咱们还需要引蛇出洞么?咱们如今那就是瓮中之鳖呀!

    这些贪官污吏想想也对,他们现在就是瓮中之鳖,看这情形,朝廷不可能不跟他们清算,朝廷如今又没有钱,未必还会将财产给他们留着,枢要大臣的粮仓都已经给搬空了,两害相权取其轻,于是他们开始大量购买国债券。

    但其实他们作用只是一个造势的作用,虽然他们藏着很多粮食,但是还不够数,韩艺的目的是借他们将那些大地主都给勾引出来。

    其实还是引蛇出洞。

    这一炒,二炒,国债券已经买疯了!

    当下最好的投资,没有之一。

    就连一些商人都投资一些国债券,为自己做个保底,亦或者说跟一下潮流,主要是大家都买,不买好像显得自己不够时尚,交流的时候,也可以拿张国债券出来显显摆。

    尚书省。

    里面坐着不少人,但是都非常安静。

    每个人都带着一丝崇拜的看着韩艺,饶是卢师卦都是如此。

    这也能行?

    真是...我们什么也不说了!

    韩艺叹道:“所以说,我经常告诫你们,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看看,这世上其实还是有许多爱国的人士,太仓都快要装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