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串联(二)(第2/4页)  永历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鞑子兵力雄厚,就算加上陈天枢陈大帅,王经略那边能够集结起来的军力也绝对不够。如果老大人能够出兵相助,并且说服这四明山左近的各路王师参战,那么想必王经略也会从善如流吧。”

    王升的提议让冯京第眼前一亮,他对这四明山左近的各路义军再了解不过了,进取之心少见,自守之徒遍地。而自守之徒最害怕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周围出现一支力量远超他们的势力,那样他们的土皇帝就不好做了。

    王翊本来的势力虽然很强,但是和这四明山其他义军加起来还是要差一些,但是如果多了一个陈文以及那支南塘营的话,这个天平很可能就会为之倾斜,势必会引起周边势力的不安,这样不利于朝廷对于此地的统治。如果不让陈文参战,而把其他人带出来利益均沾的话,既能够防止阉党乱政,又可以团结各部,何乐而不为呢。

    此事虽然有些下作,但是为国无暇谋身。

    决意执行这个计划后,只见冯京第对王升说道:“鞑子入侵在即,本官自当为朝廷和王经略分忧。本官这就起草书信,汝先将本官给王经略的信送到,随后前往各营,力劝他们出兵响应。国事急如星火,王游击可有信心?”

    “小人必不负老大人重托!”

    奖功罚过,奖功罚过,冯京第立刻抛出了建言之功的奖励。

    “本官兹委任王游击为参将,若是随后能在战场上立下新功,总兵、副将朝廷也绝不会吝啬。”

    “小人谢老大人赏赐,小人定肝脑涂地以报老大人。”说着,一副感激涕零的王升立刻再拜,一颗脑袋在地上磕得仿佛木鱼似的。

    拿到了冯京第的书信,王升便带着一众亲信家丁出发前往大兰山,只是其中有一个同村出来的最为亲近、也最让王升放心的则接到了另一个任务,与这一众人在出了薛岙大寨后便分道扬镳而去。

    ………………

    第二天一早,陈文便带着十几个南塘营的军官和士兵下山募兵去了,而募兵的地点则还是山下的那个镇子。

    经过了昨天一整天的筛选,陈文一共收下了一百多个有志投效南塘营的汉子。只不过,即便加上这一百来人,距离王翊定下的战兵一千,军官和其他人等另算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于是乎,陈文便在今天早上分遣了一批口齿伶俐的军官和士兵分散的大兰山左近的几个镇子和村庄去传达募兵令,而他自己则带着一群撑场面的到最近的那个镇子去亲自募兵。只是,在这群撑场面的南塘营将士之中却多出了一个新面孔,他便是那个王翊身边伺候的小吏胡二的妻弟。

    胡二的妻弟叫做张俊,小伙子人长得倒是有几分俊俏,不过联想到刘翼明其实应该叫做刘光世,而翼明只是他的表字之后,陈文还是觉得怪怪的。一个刘光世,一个张俊,所幸岳飞和韩世忠名气太大基本上不可能重名,否则南宋中兴四大名将就这么在南明凑齐了实在是一件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诡异事件。

    得益于有个认识字且惧内的姐夫,张俊年少开蒙,虽然也就跟孙钰的幼弟那样认字没问题,写八股还是算了的水平相差仿佛吧,但是记忆力据他姐夫说很是不错,交代的事、要求转达的话从来没有出过差错的。只是陈文并不知道,这小子一个月前还在听从他姐夫的命令去转述陈文讲古的段子,而且完成的很是不错。

    本来依着他姐姐的意思,是准备送去跟着胡二在老营里面做小吏的,只是这小子今年才刚刚束发,一个十五岁的小屁孩子虽然在明朝已经可以当爹了,但是胡二实在不敢把他带到老营的那个大染缸里面去,万一学坏了的话,家里的那头母大虫可是要吃人的。

    陈文的南塘营在大校场轻松击溃中营后,不光是王翊和王江对此颇为重视,老营的官吏将校们也大多颇为敬畏,就连被他击败的那个中营的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