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同牢(第1/5页)  永历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婚姻大事,三书六礼,乃是自古传下来的古制。前五礼,有黄宗羲这个大媒人,也有周家、孙家以及陈文的一些幕僚的协助,甚至就连衢州的孔家南宗都派人过来。礼法上面,没有一星半点儿能够让人挑剔出来不是的地方,一切都是按照礼法行事的。

    昨天,周家找来的那几位身体健康、父母长寿、配偶健在、儿女双全的全福人已经把床铺好了,床上也撒了那些花生、桂圆、莲子、枣子之类的果脯,专门找来的金童玉女也滚了床,一切就仿佛如后世那般无二。

    礼之一字,在中国乃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婚姻大事上面。听了孙钰一说,陈文立刻就将书信塞回了信封之中,随手扔在了桌子上。

    古代大户人家家主的书房寻常人根本不能接近,便是正妻也要经过允许才可以进入,陈文这边的规矩远没那么大,但也就是不过是孙钰等一些亲信之人才有进来的权利。既然吉时已到,陈文连忙出了书房,便跟着孙钰匆匆前往大堂。

    陈文父母皆不能到,所以告庙之事只得由他自行前往,向陈家的列祖列宗把迎娶新妇过门的事情作出禀告。待此礼一毕,一个代言的司礼之人便大声说道:“今代汝父曰:躬迎嘉偶,厘尔内治。”

    “敢不奉命。”说罢,陈文退到原位,再拜,而后起身出门,在黄宗羲的带领下前往周家。

    周家这边,相应的礼仪也都已经完毕,陈文到了大门外下马,由黄宗羲进入告知,而后才随着周家的赞礼之人进入其间。

    周家原籍绍兴府,乃是嘉靖倭乱时迁到金华的,至今已有百年,便是和绍兴那边的本家断了联系也有些年头了。不过在明朝,无论是朝廷、地方官府,还是金华本地的士绅百姓,都还是按照绍兴来的外乡人来看待这家,便是绍兴那边的本家也没有不承认的道理。

    不过迁居本地百年,周家原本也是书香门第,田土、产业颇多,几乎每一代都能出个举人、生员什么的,也没出过什么败家的货色,便是前些年因为马进宝的贪掠无忌而损失的家产,在陈文的善后大借款中也得到了补偿,依旧是那个富庶之家。

    周家的大宅子,陈文以前来过,是应了周家长辈之邀前来饮宴的,当时还是因为周敬亭的缘故,想不到再来却已经算是一家人了。

    进了大门,绕过了照壁,如门外一般,早已是一片喜庆的颜色。待见到那位岳父老泰山,陈文先是行礼,而后由一个司礼的幕僚执雁献上,再拜后才出了大门。

    问名一礼已过,陈文已经知道了周家小妹原来闺名唤作岳颖,只是此岳颖非彼月影罢了。

    颖之一字,可作尖锐,亦可作聪敏,配上岳字,陈文看过了帖子后陡然一念,却让他回想起了彼此间的点点滴滴。无论是赶往衢州报信时的勇气、毅力,还是面对倪良许时的镇静自若或是借力逐退了那位何公子,亦或是西峰寺中对于陈文那些越时代的理念的理解度,着实让他有些感叹。

    此时此刻,陈文出了大门,周岳颖的父亲也回到了大堂,与自家的正妻并坐于大堂。

    “拜、兴。”

    “拜、兴。”

    “拜、兴。”

    “拜、兴。”

    “平身。”

    随着赞礼之人的唱礼,周岳颖下拜、起身,往复四次后才站起来恭听父母训诫。

    “往之嫁、以顺為正、无忘肃恭。”

    “必恭必戒、毋违舅姑之命。”

    父母二位大人说过,才轮到她母亲陪嫁来的丫头,如今的庶母。

    “尔悦听於训言、毋作父母羞。”

    “虽不敏,敢不从命。”

    回答过后,周岳颖又是四拜,才由陪嫁过去伺候的婆子、侍女引路出门登上那个做工考究,用上好木材雕刻有八仙过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