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歧途(第1/2页)  永历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兰山明军,自创立以来,随几经惨败,但却还是创下了两次攻陷上虞县城、数次击溃进剿清军的佳绩。四明湖一战,随同当时的四明山联军一般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其成军最短的第六个战兵营南塘营却一步步发展起来,形成了如今铁甲数万,占地六府的浙江明军。

    与此同时,当年的那支大兰山明军也是浙东抗清士人们所组建起的义军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全胜时拥兵三千余,八百里四明山地区皆听其号令,更使得“浙东列城为之昼闭”,便是如张煌言、李长祥、冯京第等部义军也尽皆依附于此。声势浩大,且既能够自给自足,又可以做到军纪严整,况且还是士人组建的军队,自然也会维护士人的利益,必然会是士人眼中的完美军队。

    只不过,在为重建这样一支军队而招揽同志之人的过程中,却并不是如黄宗羲想象的那般一帆风顺。

    “太冲,你不觉得你这是多此一举吗?”

    说出这话的正是鄞县的陆宇鼎,黄宗羲此来一是与其相熟,二是陆宇鼎为人仗义疏财,在宁波士人中颇有威望,若有此人襄助,这一次重建大兰山明军的事业便可以招来更多人支持。可是待他将此行的目的,以及之所以会如此的原因与其说明,得到的却是这么一个回答。

    “周明,完勋在世时,大兰山王师军纪森严,从破的境地。传到了其他尚在满清之手的地区,届时必会遭到更大的抵制,于收复失地也是极为不利的。

    “用印的事情,也算我一个,想来也会有更多人相信的。”点了点头,孙钰继而问道:“那其二呢?”

    “其二,不肯签署协议的,可以,追缴自有优免之日起拖欠的所有税赋。做到了,此事便了了;做不到,就革除功名。我记得本省的提学官就可以下令,是吧?”

    “是倒是如此,可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乱世用重典,现在是战争期间,该交的税不交就是变相资助鞑子。对于这种人,光是革除功名,我都觉得轻了。”

    “哎。”

    陈文之意已决,孙钰知道他也劝不住此人,只得叹了口气。所幸的是,陈文接下来的话语,倒让他稍微轻松了一些。

    “显皇帝的优免政策,我会在《浙江邸报》上进行重申,作为大明的国公,我是不会违逆这等祖制的,读书人的优免和体面也会照顾。但是他们也须得知道,现在鞑子还占据中国大半的土地,如果王师尽没,鞑子终究是鞑子,到时候必然会将他们如今在北直隶做的那些圈地、投充、逃人之类恶法扩展到全国,将所有士绅百姓变成他们的奴隶,就像暴元一样。”

    事实上,满清的大规模圈地基本上仅限于北地。当然,满城其实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圈地,满城内的八旗军也在各地进行着小规模的圈地,但是如清初在北直隶那般疯狂的圈占土地,却并没有扩展到全国。

    不过嘛,这些事情,除了陈文可没有别人知道,就算是连满清都是如此,正好拿来吓唬吓唬东南的士绅。

    “那这笔银子,你打算怎么用,继续扩编军队,还是制造更多的水力机械?”

    这两件事情是如今对于浙江明军发展极为重要的,不过陈文却并不打算如此,至少这笔富裕出来的银子暂且还不打算用在这里。

    “我记得,去年市舶司收入了三万余两,盐课至今也有些收入,是吧。”

    “是啊。”

    “富裕出的那些银子,扩大盐田规模,把官盐的盐价压下去,不行的话就官督商办。另外还要大力打击私盐,把私盐的市场占有率挤下去,只有这样盐税才能提上来。”

    这是投资,就像去年抄没那些考取满清科举的士绅的家产结果被用在制造水力机械和培训更多的文官来进行这场丈量田亩运动一样,陈文也打算把这些银子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