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奏对(第2/4页)  永历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江南的统治,满清朝廷已经被逼上了绝路,他终于获得了一展身手的机会,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机会居然来的如此迅速。

    压抑着心头的激动,刘成却也知道,今天的召见至关重要,须得尽可能好的发挥。在车上借着与小太监的往还以平复心情,脑子里过着那些他准备了太久的台词。

    车子在紫禁城外就已经停下了,刘成随着小太监踏入其间。红砖绿瓦、高墙耸立,守卫各处的八旗军更是不曾有丝毫异动。踏入其间,宏伟的大殿、恢弘的广场,这些无时无刻的不在震撼着刘成的神经——相较这座靠着以重建紫禁城的名义,明目张胆的加税才重建起来的大殿,至少在刘成的眼中,他曾经一度羡慕已极的那座秀国公府简直就是一个贫民窟,根本不值一提。

    “怪不得汉高祖见始皇帝巡游时会发出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皇权啊。”

    这个故事是他在天台山上经过了扫盲后才从书中看到的,但是他却并不敢付之于口,连忙收起了心中的激荡继续随着那个小太监前行。

    紫禁城很大,刘成几次被这样气势恢宏的建筑群所震撼,几次重新恢复过来,直到抵达目的地才暂且收起了这些遐思。

    “皇上还在午睡,站这儿先等着,别乱动。”

    殿内走出来的大太监,小太监就尾随其后,公鸭嗓子发出了冰冷冷的指示,刘成得了小太监的眼色,也不敢上前贿赂,只得规规矩矩的站在殿外等候。

    一个时辰过后,刘成的双腿也有些酸了,大殿内似乎传来了纷忙的声音,随着片刻之后朱之锡的受诏而来,刘成总算是看到了希望。

    朱之锡进入大殿没过一会儿,刘成便被那个大太监带了进去,面君的规矩在路上小太监就已经教过了,刘成知道礼仪的重要性,一路上在脑子里也过了很多遍,如今用时自也是没有出什么茬子。

    “刘卿,朱爱卿向朕举荐于汝,多有称赞之语,今日朕招刘卿而来,即是想要亲眼见见,亲耳听听。”

    “微臣谢陛下知遇之恩,谢朱学士举荐提携之义。”

    跪地向顺治行礼,起身向朱之锡表示谢意,一谢一还,四目交汇,朱之锡的暗示也已经尽入刘成的眼中。

    关于朱之锡,刘成与其人的交集很简单,他是江浙明军的老人儿,早在大兰山上就是队长,人缘也不错,即便是落魄了也总有几个说得上话的。当初在浙江,他就听人提及过,说是周敬亭对当年的好友朱之锡已经恨入骨髓,甚至到了马进宝和张国勋先后被俘,基本上已经确认了朱之锡与当年那场大火无关,根本称不上有谋害之心都不能扭转过来,而刘成就仅仅是将这个故事讲述给了朱之锡,就轻而易举的收获到了这个盟友。

    “刘卿慕义来归,朕很是欣慰,不过现如今的形势对朝廷称不上有利,朕倒是想听听刘卿的见解。”

    “微臣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很好。”

    顺治点了点头,注意力也全部集中到了刘成的身上。下一秒,只听他开口问道:“刘卿出自浙匪陈逆麾下,对其内情自当是多有了解,那就与朕讲讲这浙匪的内情吧。”

    “微臣遵旨。”

    刘成行礼过后,语言也早已组织完毕,继而便向顺治说道:“浙匪陈文,自称天津右卫余丁,祖上是世袭百户。永历四年,陈文登大兰山求见伪直浙经略王翊……”

    从陈文上大兰山,接受任命,到四明湖之战的缺席和四明山殿后战的胜利,接下来随着偷袭金华的胜利,陈文取得了第一块根据地,从而一点点的扩张至今,已然成为了有权利决定天下命运的大势力。

    这些事情,顺治很早就从王升说与陈锦的报告中看过,只是其中的细节却远不如刘成知道的那么详细罢了。但是其中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