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六章.成为最终胜者的可能性! 中(第2/5页)  摄政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每年为了给兵部凑足这些粮饷,我都要花费很大一番心思,着实苦不堪言。”

    徐文清的神se愈加苦涩,竟是摇头道:“赵尚书,其实问题还不仅仅只是粮饷耗费而已。”

    赵俊臣毕竟不大了解军务,听了徐文清的反驳,不由一愣,问道:“怎么?听徐先生的意思,竟还有其他更严重的问题?”

    徐文清点了点头,然后一字一顿道:“正是如此,那就是历年来的军户逃兵!”

    “军户逃兵?”赵俊臣又是一愣。

    徐文清苦笑道:“三边军镇,原本应当有边兵十八万七千人,其中军户兵十一万余,募兵七万余,但这只是兵册上的数字罢了,但大人可知,如今三边军镇的兵力,真实数目还有多少?”

    赵俊臣双眼微眯,隐隐觉得自己马上就要知晓一个惊天隐患了,不由沉声问道:“多少?”

    徐文清咬牙道:“根据我家梁大人的统算,如今的三边军镇,所剩下的边兵数目,已然不足十万人了!这还只是一个大概的统算,实际上的兵力,恐怕还要更少!”

    “什么!?”

    赵俊臣猛然站起身来,满脸震骇,大声反问道。

    …………

    即使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赵俊臣却也没有想到,担负着抵御蒙古部落南侵之重任的西北三边军镇,实际上的兵力竟然只剩下了册目上的一半左右!这是一个何等触目惊心的数字!?

    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赵俊臣的想象极限!

    即使赵俊臣从来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情怀,但得知了这般数字后。还是会下意识的一身冷汗,忍不住暗暗心惊!

    三边诸军镇的兵力竟然已经薄弱至此!一旦ri后蒙古诸部落大举南侵,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同时。赵俊臣也终于明白,徐文清刚才在答话的时候,为何会如此的迟疑犹豫了,这件事情一旦暴露,必然会震惊朝野!

    震惊片刻后,赵俊臣终于平复了心绪,缓缓坐回椅子上。并用前所未有的认真神se,双眼直视着徐文清,凝声询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怎么会如此的严重?你详细说来!”

    见到赵俊臣面se肃穆、双眼炯炯。竟是气势逼人,徐文清心中不由一惊,只觉得此时赵俊臣的威势还远在久经战事的三边总督梁辅臣之上,不由身体一震。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连忙回答道:“大人,实际上,这般情况是多年积累而成,并非是我家梁大人的原因,更不仅仅只是我三边诸军镇才有的隐患,只是这般情况在西北诸军镇最为严重罢了,还请尚书大人明察!”

    说了这么一句推脱之语后,见赵俊臣不可置否。只是等着他详细回答,徐文清长吸一口气后。详细解释道:“尚书大人,在下之前就已是说过,我朝的军户虽有田产,但每年要上交六石粮食于军仓,剩下的连维持基本生活都困难重重,如此一来,自然是士气低下,但无论如何,生活总算还有保障,又可以免去许多劳役,所以还能勉强维持下去。

    然而,近百年来,随着民间的百姓ri渐富裕,募兵们的粮饷又数倍于军户,诸般对比之下,那些世代军户们自然是心思浮动。再加上有许多不良军官,屡屡侵占军户田产,又视军户如奴仆,使得军户们徭役极重,更是让军户们心中不平,不甘再受那世袭军户的身份束缚,如此一来,不仅仅只是西北三边军镇,我朝各地军镇,其实每年都有大量的世袭军户逃亡。

    而时至今ri,仅只是西北三边军镇,近百年的累积下来,大概已是有七成左右的军户在逃了,虽然在册目上依然是有十一万余的军户,但实际上的数字,却恐怕只剩下三万余,而且剩下的这些军户,也大都是没能力逃走的老弱病残,根本没有丝毫的战力。再加上募兵那边也有许多军官都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