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 新海军发展计划(第1/3页)  德意志涅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风扬絮,荷花绽丽,1934年的夏季悄然来临,为德国这座繁忙的大蜂房添加了几分热烈的气息。然而在柏林的政界高层,一场风暴却已是迫在眉睫。

    经过一年多的调和妥协,冲锋队与国防军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缓和下去,反而随着时间的发酵而变得更加强烈:手握250万冲锋队员的罗姆再不甘愿屈居陆军之下,关于“二次革命”的叫嚣在冲锋队中已甚嚣尘上。面对咄咄逼人的罗姆,以陆军总司令弗里奇为首的军官团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希特勒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国社党不在6月30日前彻底平息这一事端,那么陆军就将采取“自己所认为的一切合理举措,用以捍卫数百年的历史和荣誉”。

    6月30日凌晨2时,以党卫队和秘密警察为首的力量,对仍处在睡梦当中的各冲锋队头领展开了闪电般的逮捕。由于几天前罗姆刚刚向冲锋队下达了休假令,各区指挥都因为当晚的寻欢作乐而疏于警惕,因此希特勒的突然发难进行得异常顺利。当党卫队破门而入时,冲锋队副队长海因斯正和他青涩的男宠行那不堪入目之事,目睹此景,雷霆暴怒的希特勒当即下令将二人乱枪处决。罗姆本人也同样被逮捕,即便是他为国社党的执政立下了难以计数的殊勋,然而在众人的落井下石之下。他的命运也只能是饮弹而亡这一种结局!

    本着宁肯杀错不可放过的无情斗争纲领,冲锋队高层也同样遭到了希特勒的大面积清洗。平日与罗姆交厚的大区指挥均被枪决,而其余众人则是在希特勒冰冷的眼神注视下作迷途羔羊顿醒之状,发誓与“阴谋叛国”的罗姆决裂。与此同时,党卫队和秘密警察还将死神的魔爪伸向了那些曾经是希特勒政敌的失败者;在这个晦暗而又血腥的凌晨,整个德国已然没有任何法律可言。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下中欧大地之时,德国境内的枪声终于平静下来了。以罗姆为首的“二次革命”鼓动阶级被连根拔起,随之一同湮灭的,还有知晓国社党内太多秘密的动摇分子、以及希特勒昔日的政敌。国防军满意地看到冲锋队的威胁已经被消除,似乎希特勒的国社党真的不会摧毁他们那超然而又独立的传统地位。他们向希特勒发去了热情洋溢的祝贺电文。盛赞其将“叛乱”扼杀在摇篮当中的英明果决;希特勒的政权再次转危为安,并度过了其最危险的一个节点。

    1934年8月2日,平静下去刚满一月的德国政坛再度掀卷波澜:87岁的兴登堡在其任上溘然长逝,总统之位登时空悬了出来。希特勒一面为这名陆军元帅举办国葬,另一面操纵国会通过法案,将总统和总理的职务合并为一,由他自己成为至高无上的党政“元首”、同时接掌武装部队总高司令。为了堵塞漏洞,他要求军队全体官兵对他个人宣誓效忠,而这是连昔日帝国时期都不曾出现过的局面!

    作为海军中的一员。方彦自是和广大官兵一道,被要求作出这份效忠宣誓。而令他感到无比震动的是,绝大多数人对此竟然都没有提出任何微词。通过18个月的执政,希特勒已经向全体国民证明了自己具备能够让国家重现昔日气象的实力。这让从心底里向往强权、渴望复仇的德国人,根本无法予以任何的反对和拒绝。在8月上旬举行的一次投票中,有资格投票的公民中95%支持希特勒独揽党政大权,而赞成军队向他个人宣誓效忠的也有90%之众。此时。除了红色暴君斯大林之外,希特勒已经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具权势的独裁者;而无论是墨索里尼、还是波兰的毕苏斯基,他们都远不能和这个昔日的流浪下士相匹敌!

    就在希特勒完成从总理到元首的彻底蜕变的时刻。德国海军的新一轮扩充也随之拉开了序幕。以雷德尔为首的海军高层,自始至终就没有想过要屈服于那个万恶的凡尔赛和约对自己造成的压迫;而希特勒在1933年10月宣布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