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5章 转折(3)(第1/2页)  德意志涅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希特勒双眸陡然光芒大放,他紧紧盯着方彦的眼睛,仿佛要穿透面前之人的身体直达其意识魂灵。

    对于方彦在海空军领域的天才和敏锐,希特勒早已有了充分的认知与抵抗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英国那支纵横世界三百余年、被无数人杰英主挑战针对却始终屹立不倒的海军舰队,正是在方彦的手中被终结。因此,当方彦用大量严谨详实的数据和分析,证明英国能从海上撤出大批兵员时,希特勒并没有像龙德施泰特那样震愕难抑。他只是稍微有些意外,并对方彦的未雨绸缪之举点头赞誉。

    然而当方彦说出德英之间的和平谈判后,希特勒便像是被人洞察了内心最深处的隐秘,瞬间再也无法保持淡定了。

    要知道,希特勒打算放英国远征军一马、以谋求德英两国顺利和解的决定,是在和龙德施泰特分析完战场局势后刚刚蹦出的念头;这其中蕴含了希特勒对世界秩序的平衡与把握,是只有真正的统帅才会具备的素质和战略高度。可是现在,这名青年的话语却径直扫过了这片禁区,而从对方表现出的胸有成竹来看,他进入这方领域的时间竟还要早于希特勒本人!

    不可能,约纳斯的战略眼光怎么可能比我还要高远?希特勒心中泛起了滔天巨浪,竟忍不住出现了短暂的失神。作为德国的元首,希特勒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对世界战略的精准剖析:自从1933年执政以来,希特勒便利用这份洞察力在国际舞台上无往而不利,除了没料到英法会为了波兰而战之外,希特勒每次行动都是大获成功,将四面皆敌、失去武装的德国一步步重新推上了欧洲第一大国的王座。倘若希特勒是战略天才,那么比他还要早洞察出德英微妙关系的方彦又是什么?

    面对希特勒那宛若鹰隼的犀利目光,方彦没有丝毫心虚或退让,而是神情平静地与他坦然对视。时至今天,方彦已是年过而立的正牌将官,许多事情都再不用小心藏拙,而是可以大大方方的走上前台。因为一个人的才华横溢是不需要解释的:就像希特勒完全是草根出身、没在政府内供过一天职,但他的国际战略洞察力却冠绝当世,横扫诸敌,只有70年前的俾斯麦差可比拟!m22ff.

    方彦闻言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块大石骤然落地。希特勒终于从他自己想象的剧本中清醒,明白了现在要做的不是主动见好就收,而是继续穷追猛打,利用手中的优势牌将敌方彻底逼到山穷水尽。尽管希特勒此时的认知仍旧存在误区,认为今天的凶猛是为了日后能在德英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的利益,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关键的是,历史上那道造成严重后果的停止命令不会再下达;德军将充分利用战场上的每一分钟,真正完成这个战争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包围圈。

    咫尺之外,龙德施泰特连连点头,脸上写满了振奋与激动之意。他已经完全了解了希特勒的意图:ab两个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将发动钳形攻势,就像是螃蟹的两只螯钳般席卷海岸,夹断联军的逃亡退路。至于刚才方彦和希特勒的迷之对峙,参不透其中缘由的龙德施泰特索性不再去想,他这个集群司令现在只认准一个目标,那便是将联军主力全部歼灭于北线战区。

    在解决了最关键的问题之后,方彦便准备功成身退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陆军功底有几斤几两:凭借对未来的先知先觉,进行一番纸上谈兵的嘴炮还勉强不会露馅,但如果涉及到具体战役层面,就会彻底抓瞎,总体实力比希特勒这个前下士都有天地之差。然而令方彦始料未及的是,希特勒竟然拒绝了这份告辞要求。他眼眸中隐隐有光芒闪烁,让方彦完全猜不透他此刻的念头。

    “约纳斯,你这段时间就跟在龙德施泰特将军身边,担任他的助手吧。至于海军航空队的指挥任务,你就交给一位可靠的部下去做。”希特勒忽然开口,说出的话语让方彦与龙德施泰特二人都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