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四章 陈情(第2/3页)  盗天仙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性情高雅,不善争斗,皇上c大臣都是知晓,此时突然大变,朝野怎么样看待太子?”

    “是不是觉得太子得了皇孙,就急不可耐,露出了原形?”

    “怕陛下立会不喜,而众臣也会心忧,潞王虎视眈眈,更会加以利用。”

    “故要行此策,必须缓行,徐徐图之,一丝一分改易,则大事成矣,若无有分寸,激流勇进,怕不但无益,反是有害。”

    裴子云说这话,其实有隐藏最根本的要害没有说,就是太子是继承人,必须有自己主见。

    自己一策就使太子改变太多,说好听点就是纳谏,说不好听点就是耳根子软,容易被臣子左右,这可是为君第一害处。

    听着这话,太子脸色变了变,似乎思忖,又似迷茫,良久踱了几步,才深深吐了一口气:“呼,卿说很得,这是一处要事,孤的心是有些着急了。”

    “卿可还有着要说,尽管说了。”太子取扇子叹了一声。

    裴子云起身拜下:“太子英明,微臣已无拾漏之处。”

    太子听了,才笑着回座,看面前的人说着:“卿这策可立了大功,孤很是欣喜,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可是有什么要求?”

    裴子云听了,思虑怎么样回答,要求多了,就有祸患,不要求也不行,或将来埋下祸根,和皇家打交道,就是这样麻烦。

    这一想,想起原主逝去的父亲,这时代孝道深入人心,朝廷也有多提倡,连忙拜下:“太子,微臣本是道人,安敢求官求赏?”

    “当年臣父为了平乱贼,死在刀兵,家中老母曾背微臣流落他乡,苦楚不堪说来,现在大徐削平群雄,致世太平,此是千千万万黎民之福,微臣经历乱世,只愿太子登基,臻至盛世。”

    “更得太子恩典,臣父得太子赠官,得以地下安康,臣母敕封孺人,此恩此德难以报答,才献上此计,此本是死罪,还请太子降罪。”

    太子正寻思着,裴子云会提出要求,没想到裴子云这样说,一时间就有些触动,孝道历朝推行,就算太子都深深受孝道影响,此时听得这话,似乎想起母亲,自己对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心情。

    太子感慨着:“卿一心为孤,纯臣耳,何罪之有?”

    稍过一会,太子在想着事,似乎想透了,这时话一转,带着一些疑问,问:“孤听闻了卿多次袭杀,这其中某非有着缘故?”

    “太子,现在太平之世,微臣安敢肆意袭杀,这其中有着内情。”裴子云叹了一声:“祈玄宗支持璐王,有气吞道门之心,一路剪除别派精英,微臣被列成革除对象,故有着冲突,微臣曾去南理游历,也屡受袭击,幸逼问些口供,知道这祈玄宗其心难侧,在天下都有党羽潜伏,只可惜微臣只逼问出了梁c应c雍三地的党羽,这才为太子剪除。”

    “杀的好。”太子拍手赞着,又冷冷的说着:“祈玄派居敢掺合天下争端,难怪二弟可将触角伸向各地,原来有这内情在内。”

    太子怔了许久,又冷冷说:“既这样,孤命张千户配合你。”

    说完正事,太子又转过了笑:“孤有些疑问,卿既有如此之才,为什么却当了道士?”

    裴子云说着:“臣父当年在平贼时身死,本来也没有什么,身为官员,为国殉死本是平常。”

    “只是却被上官污蔑,说是投贼而死,反落得了污名。”

    “虽那时时世纷乱,前朝没有定论,但在郡县之间却落得这考语,一时间全族都是逃散。”

    “臣母就带着亡夫灵牌,背着微臣逃到了江平县卧牛村。”

    “当时有道人说着,这恶考实已牵连亡父安宁,故这十八年来,都是用布裹着,不能见得天日。”

    “别人可岁岁祭祀,微臣和母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