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七章 界桥(第2/4页)  汉末召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诸侯无论哪一个也难以与三十万黄巾争锋,唯有公孙瓒敢战,并且一战而胜,公孙瓒的威名震惊了关东州郡。

    在大败三十万黄巾之后,公孙瓒一面分兵进入青州争夺青州之地,一面不顾严寒,亲率白马义从和麾下三万精锐步骑,挟东光大胜之势,从渤海郡迅南下,进入冀州清河国,直击袁绍驻扎在此的兵马,袁绍兵马全无抵抗,望风而退。

    公孙瓒大军和辎重纵穿清河国境内数百里之地,几乎是马不停蹄,直奔魏郡邺城,大举讨伐袁绍,兵锋不可一世。

    此时袁绍刚击退黑山军不久,身在邺城,尚未来得及休养和安定人心,便收到公孙瓒举兵南下的消息。

    清河国的失守令袁绍手下众将领官吏人心惶惶,乱世无忠义,冀州的不少郡县纷纷投靠了公孙瓒,冀州明里一触即,暗中也是潮流涌动。

    袁绍听到公孙瓒南下,在许攸众谋士的建议下,一边急令麴义、颜良、文丑诸将率兵北上迎敌,一边暗中信,愿与公孙瓒共分冀州,以此拖延战事。

    对于如今的袁绍,战事拖的越久,他在冀州立足就越稳,对他就越有利。

    袁绍想着拖延,但踌躇满志、雷厉风行的公孙瓒急着占据冀州,哪能容得一分耽搁。

    正月十五,公孙瓒大军已经抵达尚且冰冻的磐河。

    与此同时,袁绍大军也北上抵达磐河,二军在界桥隔河相望,战马长嘶,大战一触即。

    界桥,位于清河和磐河的交汇之处,也是冀州四郡清河国、安平国、巨鹿郡、魏郡的交界之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界桥之南,有数十里开阔之地,最适合骑兵奔袭冲锋,公孙瓒手下有万数骑兵,在此选择扎营,作为战场,先就占据了地利之势。

    袁绍以步卒迎敌,占据劣势,但又不得不战。

    初平三年正月十七,袁绍与公孙瓒在界桥全面开战,战场开在界桥南二十里平原之上。

    太阳升起之时,公孙瓒大营之前,密密麻麻的步兵整齐列阵,旌旗铠甲,光照天地,三丈高的“公孙”大斾之下,公孙瓒身披精甲,手持双头长矛,高坐白马之上。

    在震天的鼓声之中,三千白马义从飞驰而出,气势如虹。

    白马义从统领严纲在马上屈身朝公孙瓒抱拳道:“主公,且待吾去拿了袁绍级,再向主公请功!”

    “哈哈哈哈!白马壮哉!赴汤蹈火,一往无前!”公孙瓒高举长枪:“破了袁绍,与诸位到邺城庆功!”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杀!杀!杀!”三千白马义从齐声大吼。

    白马义从自出道以来,便百战百胜,令鲜卑和乌桓闻风丧胆,大败黄巾之后气势更是达到了顶峰。

    严纲大声道:“白马义从,当为前锋!赴汤蹈火,斩将夺旗!”

    “战!”公孙瓒大吼一声,长矛前指,顿时鼓声如雷惊天,三万步兵齐齐开进战场,两翼两千四百白马义从加八千骑兵,共一万多精骑准备出击。

    界桥南部战场,残雪处处,野草飞扬,除了边上几处断垣土屋,一望平川。

    袁绍率两万步兵在数里之外严阵以待,由颜良和文丑统帅,袁绍与几个谋士则隐在中军之中。

    军阵之前百步,麴义带着八百先登死士,列成扇阵作为抵御前锋。扇阵以六尺大盾紧密排列,防护前部和左右,阵中八百死士手持刀斧在前,一千强弩兵在后,低伏不动。

    公孙瓒大军推进很快,鼓声轰隆中,两军距离很快便拉到了一里左右。

    公孙瓒在中军马上,已经能清晰的看到袁绍军阵,但见军阵虽然阵列严密,但军服混杂,阵前更有一个不过千人的盾牌阵,顿时大笑道:“袁本初此是以杂兵游勇妄图抵挡吾幽州精锐乎?那小阵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