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2/4页)  汉末召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身材颇高,正目光有神的打量着他,对四周亲卫全不在意,他心中不由暗自点头,这就是传说中的诸葛亮了。

    虽然还少年,但是哈哈,归到自己手下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嘛,算来自己手下如今可是有很多少年俊才了,一念及此,张辽每次都是乐得合不拢嘴,纵然自己现在艰难,但未来的二十年里,自己必然能有横扫天下之力。

    对于诸葛亮,后世褒贬不一,很多人说诸葛亮军事不行,或者说揽大权,或者说是劳民伤财,但在张辽看来,历代军事家对诸葛亮评价都很高,包括司马懿、李靖,而且诸葛亮能以蜀国之力抵抗魏国数十年,足见其能。

    要知道,当时的蜀国虽然富庶,但经历了汉中之战、夷陵之战,已经是民生凋敝,与魏国根本无法相比。从地域上,大汉三十州,魏国就占据了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九个州,加半个荆州和扬州,尽是中原繁华之地,而蜀国只有益州,多是山区边鄙之地,从人口上,蜀国只有魏国的三分之一,这还不算隐匿的人口。

    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如果蜀国在刘备死后不频频出动伐魏,将战场开在本土之外,那魏国的大军早已入蜀,而益州的本土势力早就投降了。所以可以说,是诸葛亮维系了蜀国国运,虽然耗尽了国力,但比之战场开在本土,已经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这也是小国寡民的无奈,先天不足,非人力之所能为。

    至于在治国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贾诩和刘晔都曾赞过诸葛亮的治国,不论理政,单说平衡内部势力,诸葛亮在蜀国就比魏吴做得好。

    当时的三国之中,各有世家势力错综其中,在魏国,曹操多次祭起屠刀,汝颍荀彧、河北崔琰、三辅金、耿、吉、韦等名士或士族皆成为牺牲品,到了曹丕之时,士族崛起,乃至后来生高平陵政变,士人大胜,而以曹氏宗族为核心的沛国势力几乎烟消云散,血流遍地。在吴国,孙策前期杀戮,孙权后期屠杀,加上他的继承者又都是变态,血腥比之魏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唯有蜀国,其内虽有荆州、益州、羌氐等各方势力被诸葛亮统合的最好,没有生什么血腥政变,算是比较平和了。

    只治国这一点,诸葛亮就让张辽大为满意了,对一个上位者而言,他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这种鞠躬尽瘁的手下,至于军事什么的,他手下还有贾诩、郭嘉、荀攸诸多谋士,更有典韦、赵云、张郃、徐晃、太史慈等大将,还有郭淮、徐庶等后继者,根本不愁军事问题。

    张辽很早就让暗影盯着琅琊诸葛氏了,有先知之能,岂能不用?前期他考虑诸葛氏求稳,未必好拉拢,而且诸葛亮父亲去世,需要守孝,但如今他在青州东莱,与琅琊毗邻,诸葛氏守孝期满,又要流落迁徙,前途未定,正是最好的拉拢时机,所以他出现了。

    诸葛玄听到张辽再次打招呼,忙恭敬行礼道:“诸葛玄领侄子诸葛瑾、诸葛亮拜见将军,却不知将军因何来此?”

    张辽呵呵笑道:“我此番前来,乃听闻诸葛先生大名,特为征辟而来,还望先生不弃鄙陋,出山相助。”

    “将军之言,令玄惶恐。”诸葛玄听到张辽来意,心中一喜,又有几分惊异和不安,他自认自己的名声还是没那么大的。

    没想到张辽却递上一封书信,呵呵笑道:“我与刘荆州是旧识,先生本在荆州奉职,我已向刘荆州书信征询,他同意让先生随我去青州,先生不必顾虑旧主之疑。”

    “将军竟然认得刘使君?”诸葛玄又惊又喜,接过新建,借着月色一看,确实是刘表的手迹,举荐他到张辽手下。

    张辽微笑道:“诸葛先生在荆州,可曾听过赵武?”

    “赵中郎?”诸葛玄又是一惊,赵武在刘表手下可是重将,不但有步卒五千,更有八百铁骑骁勇无双,多少叛逆都被一踏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