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一箱巧克力(第2/3页)  重返199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抖,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利索了,赵子昱托着老人家的手,把平安符的来历讲了。

    说起来也是缘分,本了大师就是一间小庙的主持,不是什么甚有名气的高僧,但他少时就出了家,当年是在帝都呆过的,是当时一位大师的弟子。那时聂金凤的婆婆是虔诚的佛教徒,经常到寺里上香,也请大师来家里讲过几次禅,到寺里的时候,本了就经常负责给她们引路和上素斋,聂金凤婆婆听大师讲禅的时候,聂金凤就招待同来家里的本了。聂金凤至今都还记得那个白净的本了和尚,是在文革的时候被勒令还了俗的,还俗之后也见过几面,那时的本了整个人好像都被抽走了精气神儿似的,后来熬过了那十年,听说就回家乡去了。聂金凤现在一想,好似本了的家乡,好像就是在天朝中间那一片儿。

    林曦看得真有点一愣一愣的,这可真是小概率事件了,大山上小庙里不问世事的一个和尚,竟然跟帝都一个养尊处优的贵老太太认识。想起前世看到的什么“秃驴,你敢跟贫道抢师太”的段子,又觉得幸好两人只是旧识,而不是昔日有点感情纠葛什么的,否则就真的太狗血了。

    末了又觉得自己这个被未来网络文化污染过的人太邪恶了,这么想也对大师和老人家太不尊重了,在心里说了声抱歉,继续好好看信了。

    平安符是自己孙子给朋友念叨之后,人家小同学特意求来的,又是故人开过光的,聂金凤高兴得很,感觉自得病以来胸中那团郁气都散了不少,人好似一下就精神灵醒了许多,

    当天赵子昱妈妈江雪喂老人家吃饭,老人家都吃了一大碗饭,比之前好多了。不过老人家自己却有点不满意了,因为她听赵子昱说他朋友(林曦)姥姥能吃10多个大汤圆,就想起早几年的时候,自己过年时候也能吃小30个胖饺子,就念叨着要快点好起来,现在人身体虚着,连胃口都不好了。

    信封里还附带了两样东西,一个是赵子昱自己写的钢笔草书《兰亭集序》,还盖了一个小篆的“耀之”的章,赵子昱的“昱”就是”日光c光明“的意思,他说“耀之”是他姥爷的好友给他取的字。另一个就是两张巴掌大的过了塑的照片。

    一张是一个花园子里照的,赵子昱搀着一个老太太站着,背景是大片苍绿的松柏,只在两人背后有两株瘦梅,都开着清姿俊逸的粉白色梅花。老太太戴着灰色的毛线帽子,身上一件斜襟花鸟纹的大棉袄,靠着外孙子c满脸都是笑容,赵子昱虽然没笑,却是仔细地护着老人家c眉目间很柔和,这老太太就是赵子昱姥姥聂金凤。赵子昱说,他姥姥聂金凤听说他这照片要寄给朋友,还是特意叫保姆翻出崭新的衣服和黑皮鞋来穿的。

    另一张就是赵子昱和母亲江雪了,是在照相馆里,江雪穿着白色套装裙坐在椅子上,一头斜分的黑色长发,脖子上戴着一个白玉佛,旁边站着身着一身三件式黑西装的赵子昱。

    以林曦的眼光来看,江雪都是个气质高雅的大美人儿,赵子昱那双双眼皮的眼睛和他母亲是如出一辙。

    林曦看了会儿,就把两张照片也插到自己的相册里了。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的第三天,林爸爸才匆匆赶回来。

    10月到11月正是黄连采收季,林爸爸和王贤才一起在外奔波了前前后后一个月,眼看着黄连价格从开始的70多一公斤,涨到了100元左右一公斤,期间收了接近3吨3的黄连,光在收黄连东奔西走的过程,和黄连的运输贮藏上,都给花了几万块钱了。

    本市虽然产黄连,适宜种植黄连的区域却不多,产量实在不怎么可观,林爸爸收黄连基本都在外省市,储黄连的房子也租在邻市的秀水村,林爸爸又托着和一个外地商人合作的名头,除了因为需要王贤才一起收黄连,就告知了他林家中了300万的事情,青山镇的其他人只是知道林爸爸在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