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叫了一些来,她们都拿着她们做过的绣活和络子,你先看看中意不。”
如花点头,“嗯,多谢二婶费心了,二婶,你身子重,还是先到屋里去坐着,一会儿我们在屋里一个一个的看看。”
如花扶了楼氏进了屋,就叫柳氏陪着楼氏坐着,这边叫桔子把来的人两个两个的带进来。
进来两人,楼氏就给介绍说叫什么,哪家的,如梅在一边用笔记着,如花就接了她们拿来的绣活看看。
如此,用了小半个时辰,把二十三个人都看完了,如花请她们在院子里稍等一下,就拿着如梅记的东西,和柳氏、如梅商量了一下,最终挑了十八个,八个在作坊里干,十个带东西回家做,还有五个就暂时让她们回去,等以后有活,再叫她们。
挑选上的人很高兴,没选上的自然很是失落,要知道方才人家伍姑娘都说了,作坊里的,签雇工协议,一个月一两银子,干的好的还有奖励。拿活回家干的,也不错,材料都是伍家提供,做一双那叫啥鞋垫的,给两文钱,做一个荷包的,给三文钱。
没被选上的,就盼着这边再有活计,能把她们挑了来做,这样也好给家里挣几文钱,况且就要到冬天了,地里没有活了,闲着也是闲着。
挑好的人里,八个在作坊干的,如花就交给了柳氏,让她去分派,哪些编络子,哪些做手套,哪些做绢花。
剩下的十个人,如花和如梅带了她们到另一间屋子里,分了六个人,拿了大小不一的各个号码的鞋垫出来,叫她们拿纸裁了一样大小的,然后把布料发给她们,叫她们回家去做。还有四个人,则是绣工还不错的,就也发了布料,也拿了几个样子给她们,叫她们回家照着去做荷包。
“姐,这些拿回家去做的,你要做好登记,咱规定她们四天交一次,第五天给她们结付工钱,所以这每次交货时,你一定要把货仔细检查,不合格的一律不要,从工钱里把材料钱给我扣了
。你分布料的时候就叫桔子姐帮你,我都跟桔子姐说好了,这样你就轻松一些。二婶的绣工好,就和娘绣‘丽人坊’的商标。这里的人,全部由娘管着,你在一旁协助。”
“嗯,行,咱这布头用处可真多。你这一会儿也要去县里?”
“是,我去县里卖几个菜方子,咱的银子都叫我花没了,我得弄些现银过来救急,否则这房子改造和颖州府那边的装修费我都付不了啦。一会儿工匠就来了,我把房子改造的活给他们说好,就叫二哥在这边盯着。噢,对啦,我跟吴六叔买了五十斤的豆腐,他送过来了你把钱给他,豆腐就先放在正屋东面的那间耳房里,盖着些布,别落了灰。”
“哦,好。啊?啥?你买了五十斤?”如梅的嘴张的能吞下一个鸡蛋大。
“这都少了,你收了付钱就好,回来我跟你说要干什么。下午还有来送坛子罐子的,总共是一百一十个,钱都付过了,你收了让他们放到前院廊檐下。我到县里还得去收布头,还得,对啦,我还得去趟大相寺,我编的那几十个袈裟结呢?给我找出来,我去找主持大师谈,要是他们能定下这袈裟结的单子,咱就又多了一项活计。”
正说着,就听杏儿在院子里喊她,“如花,如花,来了几个工匠找你。”
“哦,我这就出来啦,大姐,你给我把袈裟结找出来啊,一会儿我走时记得让我带上。”
如花急急忙忙地出去了,见到那个姓陈的工头,带着四个人。
“陈师傅。”
“哟,伍姑娘,你家可气派着呢,这好的屋子还需要改些啥啊?我咋的没瞧出来?”
如花叫了志学过来,一起跟陈师傅先去她们家要住的那个院子去瞧,“陈师傅,你看,这茅厕这样改……”。
把画好的图纸交给陈师傅,志学也在一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