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后再观察观察,反正这边店铺还在装修中,还有时间考虑。
送走成季礼三人的当天,如花就跟丽人坊作坊里干活的人说了,丽人坊要再招十五个人,要求是心灵手巧的,优先考虑本村的,再是外村的,让作坊里的人有合适的,可以主动推荐给她来面试。
作坊里的人立刻都在心里想着自家亲朋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到第二天一早上工时,就一下子带来了三十多个应招的人。
这次如花拿了许多打毛衣的长木针过来,当场一人发了一团粗绵线、两根长木针,在众人面前演示了打毛衣的起针手法,并打了一小截平针的针法,叫这些人学。
先演示了三遍,然后叫她们照做,其中只有两个人能准确的打出一圈,如花叫她们到一旁去找如梅登记。
然后,如花又五人五人的给演示了两遍,这次有八个人能照着打出一圈,有五、六个能打出几针但中间有错针的现象,如花就把这十四个人都叫去到如梅那儿登记。
剩下十七个人,如花叫她们自己说自己针钱绣活里做的最好的是什么,一一听完后,如花留下了八个,其余的九个人则被淘汰,叫她们回家去,以后有合适她们的活计时,请她们再来应招。
这次招的二十四个人和上次招的那十二人分到了一起,由如花亲自带着,分成三组,一组十二个人,一组是专门织手套的,一组是专门织围巾和围脖的,一组则是专门缝制护膝和帽子的。
帽子做成两种,一种是雷锋帽式的,用棉花、皮子两种面料,一种是头盔式的,正好古人都束着发,头顶高些,这种帽子正好合适男女的发式,而且这两种帽子的耳朵位置帽沿放下来都要长至脖子,可以系住,能护着耳朵不被冻着。
这两天如花没有出去,给新招的人教织线手套,教做帽子外,就用她上次在泉州金老板那儿买的好皮子做了顶皮帽、手套和护膝,又用成季礼带来的羊毛线,织了一个围脖,她准备把这套最好的送给伍立文。
因为自从志勤三个上学堂后,家中的许多事和外出谈生意、看商铺都得伍立文陪了她一起去处理,常在外面跑,虽有棉手套那些,但都是柳氏和如梅给做的,如花就想她亲自做上一套给她爹,表示表示一个女儿的孝心和感激。
这一天,天阴沉沉的,似乎要带来第一场雪,如花和伍立文先到镇子上看了店铺装修的情况,又到了县里,先到大相寺把他们追加的袈裟结交了货。
十八那天大相寺很是热闹,各地来听大相寺主持讲经说法的佛寺主持和大师、佛门弟子、佛门教徒很多,有一些人在讲经结束后,就问了袈裟结的事,于是,由大相寺出面,有附近几家佛寺都和伍家订了袈裟结,今天送来的这些就是如花她赶出来的,请大相寺代交给这几家佛寺的袈裟结。
从大相寺出来,狂风肆虐,让人都睁不开眼睛,伍立文把有些受惊的驴子赶到了一处背风的土坡处,暂时避避狂风。
“爹,你把这条围脖带上,换上这双手套,还有这护膝。”如花说着,从驴车上拿出一个包袱。
“爹都有,这不包的严严实实的,你快收起来,进车厢里好好待着,这外面可冷。”
如花看了下,天边乌沉沉的,如泼墨挥撒了一片天空一般,路边的树,叶子早就枯黄掉落的只剩干树枝,如今被狂风刮的如群魔乱舞一样。
伍立文看着天,说道:“晚上怕是就要下一场了。”
如花有所感应地知道伍立文是在担心爷爷、二伯他们,于是就说:“爹,二掌柜来时不是说了么,最迟月底爷爷他们就能回家了,二掌柜答应了会找到爷爷,取货时会把爷爷、二伯、大伯娘他们一起送回来的,你不要太过担心了。”
伍立文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狂风扫起漫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