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家,如花几个就一路往村子里去,看到有孩子点了火堆在那儿跳,如花才想起来,今天是正月十五了。
按说该一家子过的节日,她又离了家在外,估计柳氏在家里,肯定没少唠叨并牵挂着她。
“呀,今天是十五,我把这事给忘了,咱们回客栈了,也要几碗元宵吃吃。不知道袁琦记得没有,给奶娘她们也叫一碗元宵吃。”
袁宏赶着车,说:“小姐放心吧,我那妹子昨天就说呢,今天要过节,她不会忘了叫元宵吃的。”
如花点点头,看了看袁宏的背影,想起从煤矿回来时,她问袁宏那天王主簿叫他干啥去了,袁宏回答说是王主簿的马车有些问题,叫他帮忙去看了看。如花也就再没有责怪袁宏。
刘家屯村也是个贫穷的村子,很少有赶着车的人进村子来,现在,如花家的驴车一进村,立时就引得不少人驻足议论,有些孩子也追在驴车边上,好奇地看着驴车。
刘二月住在刘家屯村偏西的中间位置,老远的如花就看到前边有一座院子,破烂的土坯房,屋顶是茅草的,院子的一周用篱笆和树枝简单地围了一下。
“二月,你家来亲戚了,二月,二月。”
一个汉子老远就扯着噪子喊着,如花仔细一瞧,居然就是他们在村口问路的那个村民,没想到他一路跟着,来给刘二月报信了。
刘二月从厨屋里出来,正月里的天气还冷,他却只穿着两件单衣,手里拿着一截玉米棒子,脸上有几道黑灰,似乎是正在升火。
袁宏停了驴车,郑斌和郑海下了车,如花最后一个从驴车上下来。
刘二月本是疑惑地看着那个喊他出来的村人指着的驴车,待到看到如花从驴车上下来时,刘二月的脸顿时变了,惊喜地扔了玉米棒子,就跑了过去。
“姑娘,你来了?哎哟,快,快屋里请。”
刘二月招呼着如花几人,又喊着:“三月,快,给这位大哥把驴车拴好去,给驴子找点草料喂上,五月,跟你嫂子快去买点肉,多做几道菜,家里来客人了。”
刘二月招呼如花四人进到屋里后,已是吩咐了一通,如花就见一个小伙子去接了袁宏手里的缰绳,去栓驴了,一个姑娘跑进了厨屋,不一会儿,和一个妇人就匆匆地出了院子。
“姑娘,喝水,喝水,家里没茶叶,你多担待,别嫌弃。”
刘二月亲自端了几碗水来,给如花、郑斌他们放在了桌子上。
如花打量了一下屋子,很是破败,不过屋里面收拾的倒是还算干净。
正坐着,一个老汉和老妇人从一个屋里出来,看到如花几人,刘二月忙给如花介绍。
“爹娘,这就是那位恩人姑娘,姑娘,这是我爹娘。”
老汉和老妇人其实年岁应该也就不到六十的样子,可因为是下苦的人,所以从脸面上看,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
“姑娘,谢谢你啊,你救了我们一家子呢。”
两位老人激动地说着,老妇人更是拉住了如花的手,就要给如花跪下,如花忙扶着她,袁宏也上前扯了老妇人一把,这才没让她跪下去。
“老人家不要这样,坐吧,坐下我们说说话。”
老汉和刘二月一起扶了老妇人坐下,看着如花。
“我正好来楚郡府有事,想起和这位大叔曾约好要来刘家屯村子看看的,所以今天就过来。”
刘二月忙说:“姑娘是来拉石头的吧,你放心,我们把石头都好好的收着呢,我叔又采了不少来,他说有些应该是上品。”
如花问:“我能见一下你叔叔吗?”
刘二月点头,“行啊,我叔也说姑娘来了,一定得让他见见,说姑娘是唯一一个知道这石头是宝的人。”
刘老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