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的蜂窝煤和四百多个煤炉呢,这不,他下午休息,回家看他爹娘,正好遇上我,叫我到他家去瞧他带回来的东西。”
如梅一瞧,杨大山背着个大包袱,恐怕就是带了些好玩好吃的东西回来,要给表哥去看的,于是,就笑了笑,“好,那你们快回去吧,我走了。”
杨大山却一伸手,说:“如梅,你等等,我给你和志勤、如花他们也带东西了,你这就拿去吧。”
说着,杨大山把包袱往地上一放,打开来,从里翻出一个小包袱出来,递给了如梅。
“里面的东西好分,志勤三兄弟的一瞧就知道,你和如花的,你们自己看喜欢哪个,就拿哪个颜色的。”
把包袱往如梅手里一放,杨大山蹲下来两下把大包袱一绑,拉了东子就走。
“哎,大山哥,不用这么客气的,我们不要啊。”如梅在后面喊着。
杨大山却已拉着东子走远了。
如梅看了看手里的包袱,只好拿着进了作坊。
如花醒来时,已是一个时辰之后,都申时了。
韩雅把如梅吩咐给如花喝的汤端了进来,如花问了问,说是如梅给她熬的,如花闻了闻,不是鸡汤,是鱼汤,浓浓的,白白的,喝在嘴里也不腥,鲜鲜的,味道不错。
如花就喝了两碗,听韩雅在那儿还说,“大小姐还说呢,这鱼汤补脑,二小姐用脑子太过了,一定要好好补补。”
如花撇撇嘴,吃鱼补脑聪明,她难道笨了?需要补脑子?
洗了洗,如花换了身衣裳出来,带着韩雅去了挂面加工作坊。
村长吴立山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大吴村的所有人家,不管是借还是怎么的,都把银子交了来,吴立贤和几个村里的人,就找了吴四手下的两个木工帮忙,制作挂面需要的一些工具和设备。
如花和韩雅去到挂面作坊里时,看吴立贤和两个人正取了已做好的挂面出来,在那儿用柳铁匠给打的切面铡刀在切挂面。
“大伯。”
“嗳,如花来了。”
如花点着头,“嗯,算着前天做的挂面今天该好了,就过来瞧瞧。”
“是啊,我们这刚取了来,都晒干透了,你瞧瞧,就如你说的,中间还是空心的,我们切一切,然后煮些来尝尝。”
吴立贤几个很快切好了挂面,吴立贤带了一些回家,叫如花他们几个也跟着来。
吴立贤叫二弟妹楼氏去煮了面过来,大家尝了尝,都竖起了大拇指,说好吃,筋道。
“这下好了,咱试着也做过了,我和村长商量了,明天就把挂面作坊开起来。”
“行啊,大伯和村长伯伯商量好了,就按你们商量的定,我没啥意见。”
村长吴立山也匆匆地跑了来,楼氏便给他也端来了一碗挂面吃,吴立山尝了后,连连点头。
“这面条好啊,那咱明天就开张,人都找好了,工具什么的也都好了,这面条你们也做出来了,咱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明天就开张。”
“好,明天就开张。”吴立贤笑呵呵地应着。
跟村长伯伯和大伯又说了一些挂面作坊的事,如花又和韩雅去了后院,找小叔吴立武。
“小叔,怎么样?能按时给我供货不?”
一见着吴立武,如花就问。
吴立武抬了头瞧了瞧如花,又四下里看了看几个人手里编着的东西,才说:“得赶工,要不然怕是得缺五千左右。”
如花忙摇头,“不行,不行,楚郡府那边带了话来,他们那边预订的量加了一万三千盒,你这边缺五千可不行,这五千得保证给我编出来,还得再赶工编个一万个出来,剩下的我叫吴四他们做成木盒去。”
吴立武手里的动作没停,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