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发现小叔的闺女不在炕上,就问:“小叔,芽儿呢?”
吴立武擦着手,提到可人疼的闺女芽儿,就一脸的笑,“她小姨抱着她去看如花家的小狗仔了。”
志森也笑了笑,这个小堂妹比梨儿堂姐的儿子要大四个月,五个月大的小孩看到好玩的,就知道惦记着,只要她一哭,任谁说一句:“走,带芽儿去看小狗仔。”小堂妹芽儿就不哭了。
如花在屋里看着手中的图纸,这是镇子上河边她建造商业街和酒楼、商铺的图纸,去年动工到冬日停工,如今开了春,又要继续建造了。
“小姐,蒋小姐来信了。”
韩雅进了屋,将刚送来的楚郡府知府小姐蒋丽娴的信呈给如花,如花抬起头来,伸手接过去。
拆开信,取了信纸出来,如花读了一遍。
韩雅恭立在一边上,等如花放下信来,看如花将信又放进信封里。
“小姐,要奴婢磨墨给蒋小姐回信吗?”
如花摇头,“不用啦,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候了一下,我过些日子要去楚郡府,到时候亲自上门去见她,不必回信了。对啦,莫琳呢?”
韩雅回道:“莫琳去作坊去取小姐吩咐打造的首饰了,这会儿怕是就该回来了。”
正说着,莫琳捧着两个盒子进了屋。
自打如花得封为乡君后,身边伺候的丫环就得多一些才符合规矩,因此,如花也只是把莫琳从作坊里调到了身边。现在如花的身边有四个大丫环,红衣、韩雅、莫琳和紫霞,紫霞是如花去年买的。
袁琦一直跟着柳氏,如花又买了几个丫头,给柳氏还配了三个小丫头,如梅身边则配了李大喜姐妹俩,还配了两个小丫头。
这些丫头平常除了伺候母女三个外,还负责着织毛衣和毛裤的活计,织毛衣毛裤的手艺如花暂时没有教给作坊里的女工。
主要是羊毛线和兔毛线的产量太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产出的羊毛线也就两百不到三百斤的样子,要织毛衣和毛裤也织不了多少件,而兔毛线虽多一些,却也只够供一个南柳镇的。
所以,这几个丫头织的毛衣毛裤,就成了一家人专用的保暖衣裤,亲戚里也就是吴家和柳家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毛衣毛裤穿,别人想都不要想。
这次去楚郡府,如花也是为了解决毛线问题的,开春了,定购的牛羊还有这边的兔子,都会送到李家河村如花在那儿建的一个养殖场去。
刘家屯村里的草帽作坊也不单单只编草帽和做风铃、捕梦网什么的了,现在已扩建并扩招了一批附近几个村子的工人,和这边的丽人坊作坊一样,凡是丽人坊作坊里的货品,在刘家屯村里的丽人坊作坊分厂也全部制作着。
“小姐,这是作坊里按小姐的图样打出的样品,小姐看看,需不需要改。”
说着,莫琳把两个盒子打开来,把里面的首饰都取了出来,韩雅则早已摆好了红绒布的托盘,莫琳把首饰摆放在托盘中。
“呀,小姐,真美啊。”韩雅瞧了一眼,惊叹着。
红衣和紫霞进来,听到韩雅的惊叹,也凑过去瞧。
没有一个女人不喜欢首饰的,在托盘上摆着的首饰,立时就叫红衣和紫霞也惊叹起来,莫琳那花容月貌也微红着,眼里也是满满的赞叹。
如花笑笑,拿起一支镶满了红碧玺的金钗,仔细地看着抚摸着,鉴赏了一会儿后,点点头。
“莫伦凡和金师傅的手艺越发的精湛了。”
“小姐,你再瞧瞧这串手串,通体莹润,颗颗圆满,大小一致,这一转一动间,颜色还有些变化,奴婢瞧着比上一次五千两卖掉的那串还要好。而且这颜色也比上次的漂亮。”
紫霞说着,指着一串玫色的手串,叫如花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