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五七章 心中大石落定1(第2/3页)  穿越之极权农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边宇文卿得了手,那边宇文明这小家伙,也把已有些气喘的灏亲王给哄了下车,学着他九哥的话,对庆宣帝说:“父皇,儿臣也骑给您看看。”

    庆宣帝自是含笑点头,如花在一边上,暗自撇了撇嘴,对于宇文明这小子方才对自己的趾高气昂,还是有些恨的牙痒痒的。

    “你们一会儿都亲自上去试试,尤其是你,堂堂的工部尚书,居然要别人来告诉朕,咱们大庆国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被庆宣帝点名的不是别人,正是工部尚书钱正权,被点命的钱大人,立刻出来叩首应诺,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极是忐忑不安,他成日在京城的工部衙门里办差,又怎会知道民间造出了什么好东西,而且,这东西明明是工部派去颖州府督办河道工程的王侍郎报上来的,自己一得了信,便递了折子报了给皇上,也没私藏或是晚了时辰啊,如今在皇上这儿反而还没落了好,钱正权想着就觉得有些气闷。

    这头,庆宣帝邀了灏亲王和如花,已坐了下来,看着那边这些个臣子在那儿排队一一的上去试骑三轮车,庆宣帝心思微转,抬头对灏亲王说道:“王叔,这三轮车还真便利。”

    灏亲王一笑,“可不是啊,皇上,这东西不用喂食喂水又省力,听说睿亲王着工部已安排了一百辆用于此次的南北河道打通的工程上了。颖惠乡君,你这门生意可是稳赚不赔的。”

    如花仗着自己方才赌对了庆宣帝的心思,这会儿听灏亲王明显是有暗示的话,便故作无措地站起身来,红着脸说道:“不瞒皇上和王爷,臣女幼时家贫,父亲力图让家里成为世代相传的耕读之家,而恰好臣女有些好运气,曾接触过一些有本事的民间能人,又喜好看些杂书,这脑子里就想的多些。臣女小小年纪便和母亲、姐姐做些手工艺的活计,挣了些银子,供父亲和两位兄长一位弟弟读书。如十年寒窗苦读一般,父亲和兄弟们力求学无止境,不停地求学,期待有个功名,而臣女和母亲、姐姐亦是如此,一直坚持开作坊,做些生意,置办一点田地种田。如今,臣女家里也算是能称得上是耕读之家。”

    微停了下,如花接着说道:“不管是以前母亲创出的手套等物,还是臣女一家通过种田,结合一些书籍打造出来的双滑犁和如今的三轮车等物,都可谓是实践出真知。如不是臣女家里种田,母亲要缝补做女红,为了能省力能更实用,我们才会不断地想办法,一次次的做试验,这些东西也不会凭空的想出来做出来。但是,都说喝水不忘挖井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臣女家中有了这些好东西,用过后觉得极是乘手,那我们又怎能不想着叫更多的人都用得上呢?”

    “当然,这每样东西从有念头到真正的做出来,其中的艰辛和银钱的花费,以及一年年的时间的消耗,都不是一言两语可以尽数道来的。王爷,臣女这一辆三轮车如今所卖的价钱,真的是良心价,臣女从中所赚的银子,目前还真没能达到当初所投入的成本,怕是要卖上上千辆,才能赚回个百十两银子。唉,皇上,方才您可说了要赏臣女的,臣女不求您赏赐臣女多贵重的东西,只求您赏赐臣女一些实用的。要不然,您赏的那些东西,臣女只能供着,不能更好的利用它可以再次产生的真正价值。”

    “噗哧”,灏亲王这刚喝的一口茶水,差点没把他给呛死。

    灏亲王曾无数次听到过户部尚书向皇上哭穷,想那堂堂的朝廷命官,说出的那些话,却不如这位颖惠乡君说出的一字半句有用,看到庆宣帝脸上的表情,就知道皇上这心里的天平已偏向了这个颖惠乡君了。可灏亲王知道啊,这位颖惠乡君做的那些生意,都是赚钱的,哪里会就为了个三轮车投入了大量的银钱,还说除非卖上上千辆三轮车,她才能回本赚个百八十两银子,骗谁呢?他不信啊。

    庆宣帝和灏亲王听话听音的方向不同,这心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