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2章 正义与邪恶(第2/3页)  万岁约阿希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国以及北洋政府治下内忧外患的中国开刀才是首要目的日本的险恶用心,深谙历史轨迹而且深深憎恶这个野心国家的夏树一眼就能看穿。

    “这似乎没什么值得庆祝的。”夏树对博纳-劳,也是对两位英国王子,如是说道。

    博纳-劳给出一副恍然大悟的反应:“噢,爱尔兰从未对日本宣战,这是个很明智的决定,跟远在地球那一端的国家为敌就像老虎跟鲨鱼斗气。”

    夏树平静回应道:“如今的爱尔兰充其量是一只哺乳期的小猫,日本倒确实像是一条牙尖齿利、野心勃勃的鲨鱼,跟他们打交道千万要小心。”

    英国首相耸了耸肩:“英国和日本已经自然解除了军事盟友关系,而且按照伦敦停战条约,英国在亚洲东南部的多数殖民或保护领地都要移交给德国,殿下的提醒应该送给德国皇帝和他的外交官们。”

    这句酸溜溜的话让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好在对于既成的事实,爱德华王子展现出了英国储君的风度与胸怀,他没有纠结于苛刻的伦敦停战条约,而是就事论事道:“我个人觉得日本是个很奇怪的国家,他们可以毫不留情地攻击自己曾经的宗主国,可以胆大妄为地挑战欧洲传统军事强国,而且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发动的这两场战争都在并不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从这点来讲,日本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

    为了纠正爱德华王子的错误认知,夏树直言不讳地说:“从某些方面看,日本的精神品格确实值得尊敬,但站在文明社会和人道主义的角度,他们一再屠杀无辜平民的行为简直就是的恶魔。”

    见夏树如此义愤填膺,爱德华王子很是好奇的反问说:“可是殿下,哪一场战争又能够避免平民的死伤呢?”

    “无法避免的死伤跟肆意制造的惨剧完全是两码事。”夏树辩驳道,“在日俄战争期间,整个旅顺因为日本军队不受约束的抢劫、屠杀和强暴,全城平民以及放下武器的军人只有几十人得以幸免,这个血腥黑暗的例证在多位欧美记者的笔下都有叙述,而且,日本军队制造的这种骇人听闻的惨剧可绝不止这一次。”

    爱德华王子皱皱眉头:“确实。可是卢万的灾难又该如何评价呢?”

    言外之意,制造了卢万惨剧的德*队是否也该被称为“的恶魔”?

    夏树顿时语塞,一年之前,德军纵火焚烧了比利时的卢万城,破坏了大量的珍贵建筑,并且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伤,这种行为虽然没有旅顺屠杀那么惨绝人寰,却是发生在欧洲人的眼皮底下。要说对文明秩序的挑战,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在大战爆发之前的许多年,德国人一直公开声言他们应该领导世界,那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德国醉心于统治世界的想法是孩子气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感情冲动,除了政治家之外,很少有人把德国的叫嚣当回事。战争伊始,人们对德国践踏中立的侵略行径感到愤慨,也还没有上升到仇视的高度,可以说是卢万的烈火改变了一切以遭到比利时平民袭击为由,占领卢万的德*队针对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展开了报复行动,纵火、抢劫连同对平民的枪杀持续了六天,这一暴行让德皇和他的军队成为了邪恶的代名词。在那之后,英、法、俄三国政府签订了伦敦条约,三国承担起“在当前这场战争中不得单独媾和”的责任,将这场战争的意义推到了正义打败邪恶的高度。然而,条约的约束作用在国家存亡的大局面前只是一张纸,法国和英国都在无力为战的情况下退出战争,伦敦条约最终被伦敦停战条约给彻底粉碎……

    “它们确实都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最引人深省的反面案例。”夏树艰难地承认说,“越是现代化的军队,越不能放松道德的制约,否则跟恶魔无异。”

    对夏树此时表现出的坦诚与直白,两位英国王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