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7章 时代的声音(第2/3页)  万岁约阿希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连建造了四艘,建造这些一流舰艇的代价是将英国几百年来积攒下的家底给掏了个空。要维持这样一支舰队的运转,英国政府每年的军费开支占到了总支出的20%以上,在和平时期,这可是一个高的惊人的比例。放眼全球,也只有日本政府的25%能够让英国人聊以自慰高昂的付出让日本海军在这个疯狂的海军竞赛时代保持在第一集团之列,它的海军总吨位已经接近150万吨,较十年前翻了一番,排水量在两万吨以上的主力舰达到了24艘,这意味着日本主力舰队在理论上有着挑战英、美、德任意一国海军的实力,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日本的战略储备情况非常糟糕,若是进口中断,库存油料仅能够维持这支庞大舰队三个月之用,原料不足、工厂倒闭、通货膨胀等问题正深深困扰着日本当前的工业经济,日本国内舆论一方面将经济衰退归咎于欧美国家对亚洲地区的资源掠夺和商品倾销,一方面鼓吹对中国的“占领性开发”,军部的少壮派将领们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尽管新服役的德意志级和提尔皮茨级已是这个时代造船技术的巅峰之作,面对英美日任意两国联手即可压制德国海军的形势,威廉皇储和穆勒元帅都坚决认为德国有必要发动新一轮的“造舰攻势”,他们力主建造更加强大的主力战舰德国海军技术部门为此提出了标准排水量五万五千吨、装备18英寸新式主炮的方案。威廉二世虽然对这个方案充满兴趣,但他仍希望在听取夏树的意见后做出决定。

    旧时空的日本海军,早在30年代初就提出了建造大和的计划,而标准排水量达到六万四千吨的大和级最终被建造出来,实际性能基本达到了预期水平,以二十年代的冶金技术,要建造五万五千吨的超大型战列舰并不是没有可能,但夏树很清楚舰艇技术及海战模式的发展趋势。如若强行上马五万五千吨级战列舰计划,不仅要付出额外的代价,最终所能够获得的价值也难以尽如人意。

    由于夏树的反对态度,威廉二世暂时搁置了这份单舰造价接近一亿马克的方案,但夏树可不会天真地以为自己取得了胜利,要知道在提尔皮茨正式退休之后,威廉皇储和穆勒元帅的意见基本左右了德国海军的发展方向。如今的威廉皇储,宛然成了年轻时候的威廉二世,对巨型战舰有着近乎狂热的痴迷。在前往但泽参加海军阅兵式时,居然破天荒地穿了一套海军礼服,而且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海军旗舰“德意志”号,向晋升了海军元帅的莱茵哈特-舍尔讨教起海军战术。

    如果说在柏林举行的复古风格的陆上阅兵仪式是对普鲁士军事精髓的展现,那么在但泽湾举行的海军阅兵式才是真正代表德意志军队当前实力的展示。已服役的四艘德意志级、两艘提尔皮茨级连同早期服役的三艘马肯森级、四艘巴伐利亚级组成了德国公海舰队的战略基石,而那些舰龄不满二十年的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迄今依然保持着较为理想的服役状态,再加上三艘三万吨级、五艘两万吨级的现代化航空母舰,总数达到33艘的德国主力舰群对拥有19艘主力舰的英国海军保持着压倒性的优势,与拥有35艘主力舰的美国海军平起平坐。

    德国海军此次选择在但泽湾举行海军阅兵式,最直接的原因是这里离德国首都较近,能够让德国皇帝在登基庆典当天检阅他的陆海空三军,更深层次的考虑则在于军事外交英国的军事实力虽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恢复,但美国的帮助并不能替代昔日两大盟友的支持,所以英国自上一场大战结束以来,一直对德国采取忍让退避的策略,而且它的主力舰艇通常有半数左右部署在加拿大东海岸,留在本土海域的舰队远不足以威胁到德国的海防安全,所以德国人也尽量避免过度刺激英国,但是对于涅槃重生的苏维埃俄国,德国的态度就要强硬得多。在苏俄内战期间,德国人给白俄军提供了不少支援,甚至两度出兵干涉,无奈幅员辽阔的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