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5 延揽勇士 上(第2/3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败的起事中吸取了教训,这才加大了对底下教众的控制。陈牛,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才被本郡的渠帅波才任命为本乡魁首的。

    当然,荀贞只耳闻过太平道已经有过一次小规模的起事,对张角从其中吸取到了什么教训并不清楚。他望着波连等人远去,问道:“我观波连衣饰富贵,其随从人等虽有太平道信徒,但看他们的衣着打扮,却似也有家中宾客之流。……,这波家很有钱么?”

    那乡民答道:“我听陈牛说,这波家也算是阳翟的一个豪强大族了,家中有良田千亩,门下也有不少就食的宾客、徒附。”

    信奉太平道的多为贫苦百姓,但其中也不排除有豪强和朝廷官员。如张角本人便是巨鹿的豪强。又如朝里的权宦“十常侍”,其中也有好多都是信教的,与张角常有书信来往。乃至当今天子也不排斥太平道,很相信《太平经》这本书,并试图征用给朝廷献上此书的襄楷。

    故此,在听到波家是阳翟的一个豪强后,荀贞也并不惊奇。他对太平道感兴趣,时尚对太平道没甚兴趣。如今时尚对荀贞是满心满肚的感激,疾步上前,拜倒在地,说道:“尚本野人,君不以尚卑鄙,举荐於县廷,令尚之贱名得入县君之耳而使尚被擢用为本乡乡佐。尚实在惶恐,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请君受尚一拜。”

    荀贞回过神,将他扶起,笑道:“我早看见你了!你在边儿站了半天,为什么不过来?刚才与你一起的那个人是县中的县吏们?怎么走了?”

    “方才那人是县中的功曹书佐,来给尚传达县中任命的。他本欲与尚一起来拜见荀君的,只因见君正在断案,故不敢打扰,在旁观看。”

    “也不知怎么了,近日来,来找我告状的乡民越来越多,每天都得四五起。”荀贞好像很迷惑不解似的摇了摇头。事实上,他非常清楚此中原因何在。还能有什么原因?只能是因为他先灭第三氏、再宽恕“受贿”亭长这两件事,使得他在本乡乡民中的威望急剧升高,所以乡民们才从原本多找“乡父老”宣博告状改为多来找他。只不过,时尚是宣博的弟子,这些话不能对他说,只能装装糊涂。

    他问道:“既然是来见我的,为何又走了?”

    “后来又因见君断案如神、品德高洁,他自惭形秽,故而过而不拜,说等休沐之日,待沐浴更衣后再来拜君。”

    荀贞一怔,心道:“沐浴更衣后再来见我?嘿嘿,这人虽不知名姓,却倒是与我仲兄颇有相似,很有点‘名士风流’的意思。”他的“仲兄”自然便是好听丧歌的荀衢了。他哈哈一笑,说道:“自惭形秽?还好他没来见我,他若来见我,我才该是自惭形秽呢!你看,在田里跑了半天,鞋上、衣上全是尘土,脏兮兮的。……,明德,你是本乡贤士,任里监门时,我就想对你说:‘小池怎容大龙’?多亏县君慧眼,将你擢为乡佐。以后,我可要多多赖你大才了!”

    时尚毫不犹豫地说道:“唯君为是从!”

    虽得到了这第一个投在自家手下的“士子”,荀贞其实并无多少欢喜之情。对他来说,举荐时尚只是顺手之举,只是想让自己能更快的彻底在本乡立足而已。要想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保全性命,单纯地指望依靠这些儒生完全不行,重点还得放在招徕勇士上。

    他故作欢畅,先令围观的乡民们散去,继而和时尚把臂言欢,下意识的,眼神又往官道上波连等人的背影处望了一望,心道:“听那乡民说,这波连每一两个月就会来本乡一次。他来的这么勤快,料来不是单为见陈牛而来,定有其它图谋,十之八九是为了组织教众。他的哥哥波才身为本郡的太平道渠帅,乃张角的心腹之人,说不好,已经知道张角将要再次起事了。”

    细想之下,觉得这个可能性极大。帝国全境从南到北近万里,别的不说,就说从巨鹿到颍川便有七八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