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 督邮在此 下(第3/9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了荀贞召集门下宾客,像是要出城,急忙忙带着门下骑奴和荀攸一块儿跑来了。

    “荀君,哪里去?”

    “去郡府。”

    “我和你一起去!”

    荀攸聪明,不用问荀贞,只看低眉顺眼随在荀贞身后的王兰,就猜出了必是太守召他入郡,说道:“我与你同去。”

    荀攸、荀彧之智,后人谁不知?要不是顾念宗族、妻子安全,荀贞刚才在堂上时就邀请荀彧同去了!荀彧去不成,他本就打算邀荀攸同行的,闻言大喜,说道:“正要去请公达与我同行!”

    文聘叫道:“我也去!”

    程偃、小任诸人笑了起来。

    荀贞亦不觉微笑,想道:“仲业尚未弱冠,按理说不该带他涉险。不过,他与文太守同族,文太守往日对他也颇为照顾。把他带去郡里,也许能助我稍许?至少,一些不合适我说的话,可以让他去说。”说道:“你去可以,但去了后,可不能只睡觉啊!”

    文聘羞红了脸,咬牙说道:“从今儿往后,我晚上就不睡了!”

    荀贞哈哈大笑,骑在马上,向仍站在县寺门内没离开的县令、荀彧等人拱了拱手,道声告辞,驰马奔行。

    快到城门口,碰上了秦干。秦干带着几个吏卒在街边墙上贴招募兵士的告示。

    荀贞没有停马,对他点头示意,驱骑直过。

    城门口,又碰上了荀衢。

    颍阴城防不足,荀、刘诸氏已答应县令派本族子弟、宾客协防。荀家负责的是城西。

    因为党锢,荀衢颓废放/荡了多年,今朝终有用武之地,意气风发,问了荀贞作甚去后,自信地说道:“你只管去,县里有我在,必固守金汤。阳翟若遭贼围,我会带兵相救。”

    荀贞不久前才对县令说:颍阴若遭贼,他会带兵来救。殊未料尚未出城,这话就被荀衢几乎原封不动地送还回来。也是有趣。看着荀衢斗志昂扬、精神焕发的样子,荀贞也为他高兴,说道:“有仲兄在颍阴,我在阳翟没有担忧了。”

    出了县城,荀贞召来两个轻侠,说道:“你们即刻去阳城铁官,告诉乐进、江鹄、小夏,就说太守召我入郡了。我入郡后,会想办法征得太守同意,召铁官徒、奴入郡,叫他们及早做好准备,只等太守府的公文命令一到,马上就率众赶去阳翟!”

    今天早上,在遣人去接宾客家眷、许县陈氏的同时,他还派了几个人去阳城,通知乐进等人,告诉他们太平道就要反了,命他们立刻动手,清除铁官隐患。并令他们,等到黄巾军起后,可寻机带铁官徒、奴支援颍阴。

    现在,他被太守召入郡府,这个计划也要相应地做出一些调整。

    这两个轻侠接令,荀贞吩咐许仲额外拨出两匹好马给他俩,一人两马,马歇人不歇,奔往阳城去了。

    ……

    距离昨夜遇刺、陈牛被杀、清洗颍阴已经过去了半夜半天,波才、波连应该已经得到了消息,极有可能会提前发动。在这样一个时刻,时间就是生命。稍有耽搁,可能就会落在波家兄弟的后边。事不宜迟,荀贞传下令去,迎风冒雪,奔赴阳翟。

    因为不清楚波才、波连现下的位置,为避免半路受到埋伏,陈褒带了一队人在前开道,江禽押后。荀贞、许仲、荀攸、文聘等坐镇中军。

    一路行去,沿途各乡似与往日并无不同,但若细细观察,又会发现分明透着诡异。

    路上看到的多是老弱,青壮少了许多。

    颍阴县界内的诸乡亭部接到了县里的警告,一片风声鹤唳。路过的乡寺、亭舍前聚集了很多本地大姓的子弟、宾客,见到荀贞一行三百余步骑驰骋而过,分别露出了惶恐、戒备等等各种不安的神色。大部分的寺、亭前都有官吏的身影,也有两三个亭舍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