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8 选编死士(第3/4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敢从贞之南下,何况我呢?此番南下破贼,咱们且比比试试,看谁立下的功劳最大!”

    诸人齐声大笑。

    辛氏虽是阳翟大族,并非将门,弓箭刀剑好说,铠甲、战马没有那么多。辛瑷等二十四人只有一半人骑的有马,十来人穿的有甲,还缺十余匹战马、十余套精甲。荀贞手里也不富裕,当下遣人去郡府,又从文太守那里搞来了一些战马、精甲,给了辛瑷,凑成了二十四骑。

    自把门下的宾客分到各曲任军官后,荀贞手边的骑兵就只剩下了那二十余亲卫,如今有了辛瑷这二十四骑,在机动方面的力量得到了大大的补充。若运用得当,亦足能为一支奇兵了。

    ……

    城头上,迟婢远观荀贞与辛瑷相见。

    辛瑷的貌美更衬托出了荀贞的英武,她砰然心动。

    迟婢生长乡中,很少能见到名族子弟,对荀贞本就有好感,要不然也不会在张直的“鸿门宴”上提醒荀贞,给他示警。红颜本爱英雄,今又闻他要南下救汝南五县,更是爱慕了。

    费通不知妻子所想,兴致勃勃地观望远处练兵的场景,说道:“真是热闹好看!”迟婢“嗯嗯”了两声,远望荀贞,心中想道:“保佑荀君此次南下,能破贼凯旋!”

    ……

    迟婢所想,费通不知,荀贞也不知。

    安排下辛瑷等二十四骑,他邀请辛瑷登台,与他共坐,同观新卒操练。

    荀攸、戏志才各回场上,继续他们刚才的事情。

    辛瑷注意到,操练场里的两千人训练的内容各有不同。他问荀贞:“缘何有操练队列的,有辨识旗鼓的,有习射的?”

    荀贞答道:“操练队列的乃是铁官徒、奴,他们已学过旗鼓,今天专按金鼓之声,从旗帜号令,练习进退击杀。辨识旗鼓的是那八百丁壮,他们昨天刚被编为什伍,尚不识旗鼓,故今日学之。习射的许仲曲,他曲中都是蹶张之士,当临敌之际,不需他们奔赴前敌,只需在后方开弩即可,因此今天不再练习队列,专门习齐射之术。”

    “原来如此!”

    辛瑷观望场上,又注意到荀攸、戏志才在巡视及操练的过程中,不时会点上一人,唤他们出列。这些人出列后,又会由专人引着,至高台左侧聚坐。

    此时台左已聚了大约十余人。台右也有人,而且人更多,聚坐了大约四五十人。

    他问道:“贞之,这些人为何不参加操练?”

    “这些都是我将要大用之人。”

    “此话何意?”

    “玉郎,你读过《太公兵法》么?”

    《太公兵法》就是《六韬》。秦末,张良得一老者授书,即是此书。这本兵书在两汉非常有名。辛瑷答道:“读过。”

    “《太公兵法》里有《练士》一篇。在此篇中,周武王问太公望:‘练兵的方法是什么?’太公望是怎么回答的?”

    辛瑷恍然,说道:“‘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阵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云云。贞之,你是打算按此编练一支精卒,这些人就是你选出的冒刃陷阵之士么?”

    “正是。台左之人即是从铁官徒、奴及丁壮中选出的大勇敢死、锐气强暴之卒。”

    “台右的呢?”

    “台右的则是‘敢死之士’。”

    “‘敢死之士’。”辛瑷默念了两遍,说道,“‘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我知道了,这些人都是与贼兵有仇的。”

    “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这一句亦是太公望回答周武王的话,在“冒刃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