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7 布植党羽养虎豹(第3/6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因为少有才名,家又是并州冠族,年十九就当上了郡吏。文聘也足可以为郡兵曹右史了。文聘毕竟年少,还需一练达精干之人来帮助乐进,时尚正是其人。

    荀贞与时尚初识时,时尚是里监门,后来荀贞举荐他西乡乡佐,把乡中之事大多委与他去处理,对此人之才知之甚深,虽非特别杰出,但任个兵曹左史绰绰有余。时尚算是他的“故吏”了,为了帮他,弃官跑来阳翟从军,也该奖赏一下。举荐他接替此职还有一个好处,荀贞现今帐下的文吏多是西乡三老宣博的弟子,如宣康、李博、史诺,举荐了时尚也能让这些文吏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如此,郡兵有高素、冯巩,兵曹有文聘、时尚,乐进就可以完全掌控住兵曹和郡卒了。至於戏志才和许仲,荀贞问过他俩的意思,他俩毫不犹豫地说:愿弃郡职,从君征战。他俩的关系与荀贞非比寻常,辞去一个兵曹史弃如敝履。

    兵曹、郡卒有乐进等,铁官也要有人。

    汝南、南阳等地的黄巾声势正大,汉军要打的仗还有很多,急需兵械补充,颍川铁官必定很快就会重新召人、开工。铁官是个好地方,天下将乱,如能有一个铁官在手就有源源不断的兵器,而且治理地方、发展农耕也需用铁,所以,颍川铁官,荀贞不想放弃。

    乐进本为铁官主簿,他若转为郡兵曹掾,铁官里就没荀贞的人了,得再安插个人进去。荀贞打算举荐小夏为铁官主簿。

    小夏去年就被他派去了铁官,监视铁官令沈容,对铁官很熟。小夏在这次战中也立了功劳,只要沈容开口,擢为铁官主簿轻而易举。荀贞不怕沈容不开口,荀贞在为北部督邮时沈容就怕他怕得不行,现今荀贞掌数千人马,行事虽然低调,却绝对是颍川郡如今最令人敬畏的人之一,沈容万不敢逆他之意。

    沈容不敢逆他之意,文太守呢?举荐乐进为郡兵曹掾,需得文太守同意。荀贞也不担心文太守会反对。今时不比往昔了,时过境迁,文太守早没了当初的刚愎自用,他自身难保,荀贞又通过此次平定颍川黄巾声名大震,连皇甫嵩、朱俊对他都很看重,文太守又怎会阻挠?必会答应。

    乐进为郡兵曹掾,文聘为郡兵曹右史,时尚为郡兵曹左史,高素、冯巩转入郡兵担任郡中军职,小夏为铁官主簿。

    这些就是荀贞对部下诸人的计划安排。

    苦战月余,跟着荀贞的这些人各有功劳,荀贞也得为他们打算,让他们升官,给他们弄个出身,同时也让他们帮自己看住颍川郡的郡卒和铁官。两全其美。实际上,在这场平定颍川黄巾的战中,江禽、陈褒、刘邓等人立下的功劳比文聘等人立下的大,但他们是荀贞最为倚仗的力量,眼下却是不能放他们出去的。这些人对此也不会有意见,他们早就追从荀贞,是荀贞门下的宾客,乃荀贞嫡系,若是因此不满,那也没有什么可重用的价值了。就如孙坚手下的祖茂、韩当、程普、吴景等人,程普原也是个郡吏,现今追从在孙坚麾下,毫无怨言。有乐进、文聘等人的例子在前,他们反而会更加的斗志昂扬,更坚定追从荀贞之念。

    不过,这些打算,荀贞还没有对乐进、文聘等人说,他只是私下问了问戏志才、许仲两个最亲近的人想法而已。不对乐进、文聘等人说是因为万一朝廷不准皇甫嵩的举荐,他当不上佐军司马,那么这些打算自也就用不上了,用不上是轻的,没十足的把握就给部下“乱许诺”、“乱说”,会给人轻浮不稳之感。做“主公”的,得稳重,没有十分把握的话不能乱说。

    ……

    戏志才在旁边的案上提笔疾书写呈给文太守的奏记。

    许仲问道:“荀君,除了扩充郡兵外,府君还让我曹考虑一下加强对郡卒的操练,此事如何办理?”

    荀贞说道:“此事就交由你来办,写个章程出来,给志才看看,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