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4 威震阳翟 中(第3/4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rì不见如隔三秋,今儿要好生叙谈。阿芷,你去把我珍藏的茶叶拿出,用温汤冲开,请阿兄品尝。”

    陈芷、唐儿应命,回去屋中泡茶。

    此时暮sè未至,chūn风袭人,吹面暖暖。荀贞对孙坚说道:“阿兄,三月好chūn,微风熙暖,你我不如便就在这院中赏赏chūnsè?”

    孙坚心道:“张直乃张让从子,贞之不会不知拿下他的后果,而却竟如此镇定自若!”对荀贞的胆sè甚是佩服,笑道,“好!”

    两人行至石榴树下的石案边上,坐将下来。

    石榴树的花期在四五月份,离开花还早,然chūnrì渐深,枝叶早就葱茏。这棵石榴树的年份不短,树干甚是粗壮,树高两丈有余,坐在树下,枝叶在风中摇曳婆娑。孙坚仰脸往上看,赞道:“好一棵石榴树!”问荀贞,“贞之,你可知这石榴树是源自何地,由何人带到中原的么?”

    这个问题难不住荀贞,荀贞答道:“此树源自西域安息,是由前汉张骞带到中原的,因其果实垂垂如赘瘤,故得石榴之名。”

    孙坚叹道:“大丈夫当如博望侯,不辱君命,立功疆外,持节去国,扬威异域!”张骞出使西域,名垂千古,他的事迹在两汉传播甚广,孙坚虽不怎么读书,也熟知他的故事。他感叹了会儿,复又笑道:“贞之,我一时失态,却叫你发笑了。”

    孙坚十七八岁便出仕郡中,至今十余年过去了,却仕途蹉跎,要非黄巾之乱,恐怕还在江东当一个县丞,因此目睹石榴树,想起张骞,乃有所感。荀贞理解他的感触,正sè说道:“澄清宇内,扫荡犬鼠,持节出行,扬威异域,此大丈夫之志也,何来发笑?”

    孙坚道:“要说大丈夫之志,我不如你。实话说,在听说你捕拿了张直后,我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事儿要换了是我,我可没这个胆子。”

    孙坚xìng阔达,在亲近人面前,他从不作假,向来是直话直说。听了他的这句赞誉,荀贞颇是汗颜,心道:“我这也是被逼无奈啊。”不过这话,他可以对荀爽坦白,却不须对孙坚直说,笑了一笑,不愿就此多说。孙坚却要多说。他赞不绝口,笑道:“我闻昔年汝南范滂为清诏使,奉旨案查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我又闻昔年汝南陈蕃,耿直强项,不畏强权,天下号为‘不畏强御陈仲举’。贞之,你昔为北部督邮,案行郡北诸县,即有范滂的揽辔澄清之志,今破黄巾,方凯旋,即捕张直,又有陈蕃之遗风也。”

    陈蕃与故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事泄而死。荀贞心说:“文台举的这个例子可不太吉利啊。”本就惭愧,闻他此赞,哭笑不得,说道,“我岂能与陈公比?”

    孙坚收起笑容,对荀贞说道:“张让权重,天子呼为阿父,如今你捕拿了张直,可要防备张让的报复。”这类的话荀贞已听过很多遍了,知这是孙坚的好意,虚心接受,说道:“是。”

    孙坚细细询问荀贞昨天捕拿张直时的经过,说道:“我听说你昨天把张直家杀了一个底朝天,张直蓄养的近百剑客、死士几乎全被你的义从杀死?”

    昨天荀贞手下的义从们的确杀了不少人,但没有杀这么多,连张直蓄养的剑客、死士,加上他家里顽抗的奴仆和他的两个姬妾,总共杀了五六十人,剩下的后来都被杜佑带走了,现关押在了狱中,只等郭俊审完张直,这些人该杀的杀,该徒的徒,该充为官奴的充为官奴。他笑道:“哪里杀了那么多!我又不是嗜杀的人,不过杀了五六十个顽抗的贼囚罢了,余下的现都关在了狱中。”

    孙坚又问今rì审案的结果,又问荀贞知不知道张直族人的反应,问的很细。孙坚出身寒门,与荀贞、曹cāo这些士族、贵族子弟不同,他对士大夫与刑人腐夫之间的政斗其实并不感兴趣,之所以问得这么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