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9 从征汝南 中(第2/3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弹劾过他好几次,只是因这个人有后台故此不了了之,而今借战乱整顿官场之风,又借王允到来之势,再又借文太守心不在焉、忧恐获罪、对权柄不再如以往在意之机,终於将之一举弹劾逐走。

    在得了这个讯息后,荀彧来找荀贞,对荀贞说道:“阿兄,元常荐我为户曹掾,我不想任职。”

    荀贞问道:“为何?”

    荀彧说道:“我想从兄出征郡外。”相比安安分分的当一个郡吏,荀彧也有年轻人的热血,更想和荀贞立功於郡外,博下军功。

    若是荀彧没有被举为郡户曹掾,对这个请求,荀贞当然求之不得,他在此前给荀彧的信中就曾为此征询过荀彧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从自己出郡作战,可是现在荀彧被举为郡户曹掾了,荀贞又改变了主意。郡户曹掌“民户、祭祀、农桑”,兼及狱讼。民以食为天,郡户曹既掌民户,又掌农桑,且又掌祭祀,在郡府诸曹中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职位,经常排名在其它诸曹之前。荀贞已经掌握了郡兵曹,若是再能把郡户曹掌握在手中,那么一手兵权,一手民事之权,再加上杜佑、郭俊两人的郡贼曹、郡决曹,又有司法之权为助,三权在手,又再加上掌管郡中人事大权的钟繇与他交好,又再加上荀爽为本州别驾,文太守早晚要离任,换个太守来,不管是谁,都无法再撼动他荀氏在郡中、至少是在郡朝里的地位了。

    因此之故,他劝荀彧,说道:“文若此言差矣”

    荀彧问道:“阿兄何意?”

    荀贞说道:“讨贼与安民一样重要。颍川刚遭兵乱,百姓急需安抚,你既被元常举为郡户曹掾,正当趁此良机为吾郡百姓造福。”

    荀彧低头想了会儿,接受了荀贞的意见。

    荀贞笑道:“我若从皇甫将军、朱将军出征郡外,说不定还需要你的帮助呢”有颍川在,荀贞这支出郡的军队就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荀彧走后,荀贞负手在院中,立於石榴树下,仰望枝叶繁茂,心道:“数年经营,而今我名满郡中,手中有千余精兵,郡朝吏员多为我之朋党,根基已牢。等私学办起,想来日后也将不会缺乏可用之人。可喜可贺。”

    陈芷捧了茶水出来,见他独立在树下微笑,好奇地问道:“夫君在想什么?”

    荀贞接过茶水,抿了一口,指着从树上垂下的枝叶,笑道:“春风日暖,石榴葱茏,我在想也许离花开结果之时不远了。”

    陈芷不知他此话暗有所指,俏笑说道:“石榴开花在四五月,还要好几个月呢”

    荀贞哈哈一笑,说道:“是啊,还要好几个月呢,但春天来了,离开花结果还会远么”

    ……

    郡中诸县的名儒、士子齐聚阳翟,满城衣冠人士。荀贞在上值的路上,目之所见多是高冠长衣的儒生,碰上相识的人,他们在路上彬彬有礼地行礼问候,恍惚间,这座城竟不似一座刚刚经历过严酷战事的城池,而竟似一座来往无白丁、谈笑皆鸿儒的文化之城了。

    这天下午,王允子在太守府里召开举办了讲经会,各县来的硕儒登堂演讲,彼此辩难。荀贞、荀彧、荀攸、李宣等晚辈子弟坐在堂下旁听。

    荀贞虽是生长名门,自幼常见名士、宿儒,但在这一巢经会中,在这堂上却是听得如痴如醉。起初诸家硕儒还只是限於讲经,到了后来,从讲经又到辩论律法,又到讨论礼乐,精彩纷呈。孔融、荀爽本来在旁听,后来应诸家名儒之请,两人也分别登堂讲论,与人辩难,荀爽的《易》独出机杼,令满堂士子叹服,无人能难之,而孔融却先是与钟繇的一个长辈讨论“孝”,接着又与阳翟郭氏的一个士子讨论律法,并赋诗一首。就像大多数的天才,孔融感兴趣的东西很多,在各方面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多才多艺。

    这巢经会原定晚上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