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第3/4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尚有数万流民,却须得善加赈济啊!”

    刘衡苦笑说道:“郡府实是无粮。邻近诸郡也缺粮,我前前后后给魏、巨鹿、常山等郡都写了求购借谷粮的行文,可无一郡有余粮给吾郡也。巨鹿郡反又写了求粮的行文给我。”

    “此次黄巾之乱,冀州境内巨鹿受害最大,缺粮怕也是最为严重的。”

    “可不是么?巨鹿郡境内现如今是盗贼丛生,县乡日夜不安,为了防贼,不到天黑,郡内诸县的城门就得早早关上。魏、中山等郡的情形亦不乐观,也是群盗出没无常,野外道上死尸露於野,无人收殓,乡亭空荡,行人绝迹,如同鬼蜮。州中诸郡,只有常山与我郡较好,常山是因有州牧亲统兵马在,我郡则是因有中尉在也。如若中尉,只怕我郡也要苦受贼患了也。”

    刘衡是一国的国相,有他的消息渠道,对州内诸郡的情况比荀贞更为了解。

    冀州是太平道的起源地,信徒众多,经此黄巾一乱,死者也是众多,而漏网未死、复聚成盗的也是众多。虽有皇甫嵩坐镇州治高邑,并分遣步骑屯驻渤海等郡,可这只能镇住整体的局势,使州内不致再起大乱,对遍布郡县的盗贼却是无力剿灭,只能守住县城,坐视县外贼乱。

    刘备才到邯郸不久,他在来邯郸的路上,见识到了沿途冀州各郡县的群盗之烈,也是有关羽、张飞的护卫,他方能一路有惊无险到得邯郸,对刘衡之所言他深有体会,叹道:“冀州大乱才定,贼患又起,……,怎能会没有流民呢?”

    刘衡看了他眼,点头称是,说道:“说起流民作乱,我郡不是第一个,巨鹿、中山等郡近期均有流民生乱。”

    大约是因为荀贞应变及时,对流民作乱之事处置妥当,刘衡不复忧邯郸安危,起了闲聊的兴致,对荀贞说道:“中尉可有听说?新任的中丘令蔡遵前几天就是被乱民给害了。”

    “新任的中丘令?蔡遵?”

    “渤海王晋不是病故道中了么?朝廷因又任渤海蔡遵继为中丘令,……,中尉知道此人么?”

    “不知。”

    “此人亦冀州名士,强健勇敢,有好侠之名,惜乎在上任的路上,道经巨鹿,正赶上流民生乱,死在了乱中。”

    荀贞颇是无言。

    这才半年多,接连死了三个中丘令了。头一个死在黄巾乱中,后两个死在上任的途中。死在乱中的那个倒也罢了,死在上任途中的这两个实令人诧异,前一个有明惠之文名,未至赵境,病故途中,后一个有好侠之武名,方至巨鹿,为乱民所害,却都是连中丘的县城都没有看到。

    “那巨鹿现下?”荀贞这阵子注意力都在操练新卒上,对州内各郡的事儿不太关注。

    刘衡答道:“巨鹿太守借得州牧精兵,诛杀了三千余乱民,已将乱事平定。”

    荀贞颔首,心道:“各郡盗贼蜂起,流民如潮,皇甫将军尚在,已是接连生乱,等到皇甫将军调离后,黑山军又怎会不起?……,我得加快操练新卒,使之尽快形成战力,及早击破王当。”杨家已灭,摆在前边的麻烦就只有王当了。

    他没有心情扯闲话,把话题拉回正事,说道:“杨家储粮甚丰,此番被乱民尽数掠走,相君,待把这些粮食收缴上来后,我意将之分给诸县,以赈各县之流民。相君以为可否?”

    “杨家满门被灭,这些粮食已是无主之物,这么安排甚好。”

    刘衡不是个贪吏,换个贪浊的国相,这么多的粮食入手,怎肯赈以流民?

    不过他不是贪吏,却不能保证底下经手办事的没有贪吏,历次赈粮,均有大量的贪浊吏员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或克扣赈粮,或以糠充粮入粥,又或玩忽职守、怠慢职务,如本朝安帝元初四年,京师及邻近郡国暴雨连日,雨水成灾,朝廷赈济灾民,结果“郡县虽有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