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9 月黑雁飞弓马逐(第3/5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去向,所以不能只往一个方向追,得分兵追击。两路骑兵去后,荀贞带着步卒沿着李骧部留下的脚印,直奔北去。

    行不多远,路边田野上见到了几具尸体,远看之,其衣装铠甲似是荀贞麾下的兵卒。荀贞心中一喜,心道:“李骧追上贼兵了?”

    原中卿打马上去,至近处看了眼,转马归回,禀报荀贞:“中尉,是先前派去通知城内贼兵已遁的那几个信使。”

    难怪瘿陶城里至今没有动静,原来是信使被贼兵撤退前留下的暗哨给截住了。

    荀贞嘿然,旁顾荀攸,说道:“贼兵中亦非无有智者,撤军前不忘留下暗哨,可算知兵之人。”

    远处瘿陶城上火光大作,嘈乱声起,却是城上发现了荀贞部这数千步骑。

    荀贞部数千人没有掩饰行踪,如果说数百骑踏马奔行的声响还不足以被城中听到,三千步骑的火把足以引起城中的警觉了。

    这时,荀贞部离瘿陶城已不太远,借助城头的火光,荀贞遥见一个高冠黑衣的官吏登上了城楼,七八个披甲的武士簇拥从行。

    “此必是郭太守。”荀贞召来宣康,“你去城下通报。”

    宣康接令,带了四五个骑士,从军中奔出,往去城下通传。

    荀贞不管城里的动静,接着率部往北边去,往前又行了两三里,路边碰上了李骧留下的几个兵卒。

    荀贞召他们近前,问道:“可见着贼兵的踪迹了?”

    “见着了。”

    荀贞大喜,问道:“在哪里?”

    “我部追击至此,望见了贼兵殿后的部队,李君命我等留下来给中尉指路,他自带部卒追上去了。”这几个兵卒指向西北边,说道,“贼兵殿后的部队一路向济水逃去。”

    荀贞立刻传令,“召玉郎、云长诸君回来!令他们分从左右奔行穿插去济水南岸。”

    两个传令官接令,打马奔去。

    荀贞复带诸部顺着这几个兵卒指的方向继续追击,路上,他问这几个兵卒:“殿后的贼兵有多少?”

    “三四千人。”

    “可知是以何人为首?”

    “遥见其旗,上书一个张字。”

    贼兵中最有名的张姓之人当然是张牛角,而今张牛角已死,这个留下殿后的又会是谁?据荀贞打探来的情报,除了张牛角之外,贼兵里似乎没有特别有名的姓张之人了。

    荀贞心中一动,忽然想道:“张牛角死后,褚飞燕改姓张。这个留下殿后的人莫非就是他?”

    荀贞已经很重视褚飞燕了,但如果这个殿后之人果真是褚飞燕的话,那对褚飞燕的重视还得再提高一个档次。荀贞知道褚飞燕在张牛角之后接任了黑山军的统帅之职,身为统帅,却主动带兵断后,即便此举是为了稳固他统帅的地位,这份决断、胆气也非常人可有。

    荀攸打断了荀贞的思索,说道:“中尉,城门开了。”

    荀贞转头望去,见东北边的瘿陶城门大开,一支人马从城中出来,最前打着一面黑底红字的大旗,上书一个郭字,是巨鹿太守郭典亲带步骑来追击贼兵了。

    “中卿,你去把贼兵逃遁的方向报於郭太守。”

    原中卿接令,飞马前去传讯。

    ……

    郭典正当壮年,但因为这些天没有睡好之故,看起来很是疲倦,得了原中卿的报讯,他带着八百郡卒紧随荀贞部向西北奔去。

    “宣君,荀中尉此次带了多少人马来援我巨鹿?”

    “三千步骑。”

    “自去年军中一别,说起来,已有大半年没见过荀中尉了。我听说荀中尉在赵郡先后击平了数股巨贼,斩获数万,今次张牛角、褚飞燕生乱,冀州半壁动荡,而独赵郡无事,荀中尉不愧是皇甫将军看重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