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 甲兵四千向神都 六(第2/4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亲戚,弃土壤,从大王於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光武一听这话,遂不再坚拒,答之曰“我将思之”,随后不久就称帝建国了。

    为何别的人说时,光武不听,耿纯这番话一出来,光武却“我将思之”?

    原因很简单,耿纯说的是大实话,他道出了一个政治集团的基础是什么,是“利益”。天下士大夫丢弃亲戚、乡里,跟着光武南征北战,所为者何?是为了攀龙鳞、附凤翼,是为了“成功得志”,是为了个人的功业、富贵,所以在该称帝的时候如不称帝,士大夫一旦“望绝计穷”,觉得跟在光武身边没什么盼头了,就极可能会“有去归之思”,纷纷离散。

    荀贞现今的这个“小集团”也是如此。

    对少数人,如许仲、典韦、赵云等,可以以恩义结之,可对大多数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以恩义相结却就远远不足了。人苦得陇望蜀,比起以前,荀贞帐下的诸人因为荀贞之故,生活条件、社会地位、视野眼界都已经强上很多了,不排除有人就会“得陇望蜀”,这时如不能持续地满足他们个人的利益要求,也许他们就背叛荀贞,离弃荀贞,李骧不就是一个例子?

    荀贞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故此,他在听了乐进、冯巩的回答后,露出笑脸,说道:“大将军、袁司隶除宦,其事虽险,然如能成,必功名留后世。文谦、阿狗!吾等今日所举,将会是吾等后人之荫。”

    冯巩的小名叫“胡狗”,荀贞呼他小名以示亲昵。所谓“将会是吾等后人之荫”,这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乐进、冯巩,只要这回这件事能干好,升官发财不成问题。

    说完这句话,荀贞问乐进:“文谦,郡府的存粮、军械,你能取出多少?”

    乐进沉吟片刻,说道:“有大将军、袁司隶的信在,谅来府君不会阻扰,即使取不出太多,足五千人三月之粮、足千人所用之甲械应还是可以取出的,……不知将军欲招募多少兵士?”

    “时间紧促,兵士我就不就招募了,只打算带义从入京,……郡兵之中,你能带出多少人?”

    “今郡兵只有千数,至多可带出三百人。”

    “好,三百人足矣!文谦、阿狗,你二人便带这三百郡兵押粮与甲械,从我入京!”

    这却是把乐进、冯巩当作押粮官、军需官了。

    他二人凛然应诺。

    私室内的这番谈话不算久,说完,荀贞即令乐进、冯巩马上回阳翟郡府,约定三天后在阳翟西门外会合。

    出到室外,来到院中,乐进、冯巩辞别离去。

    院中的人仍有很多,荀攸、荀成等族人在帮荀贞招呼这些贺宾。

    荀攸注意到了乐进、冯巩的匆匆离去,笑着与对面的两个颍阴士人说了几句话,道个抱歉,转来寻荀贞。荀贞目送了乐进、冯巩离去,转回到传旨的朝臣所坐之屋内,与这朝臣叙谈了会儿,瞥见荀攸在门外,遂出来与荀攸相见。

    “君侯,我适才见文谦二人离去,君侯可是令他二人去郡府备粮了么?”

    “不错。”

    “君侯预备何时动身入京?”

    “君卿、玉郎他们来了么?”

    “已奉君侯令召他们来了,现尚未到。”

    荀贞瞧见荀成在院中正与三四个士人笑谈,对荀攸说道:“你去告诉仲仁,叫他不必在我这里陪客了,现在就去里门处,待君卿、玉郎一到,便即传我命令,命他们马上召集义从,至迟明天下午出发。”

    “明天就走?这么急?”

    “我所忧者,不是京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