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6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 六(第2/3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连月征粮呢?夏收就快到了,何不等到夏收之后再征?也好让百姓喘口气。”

    袁绥苦笑一声,说道:“这样的话张公也给州中说过,并且是联名下邳、彭城诸国的国相一起上书的方伯,此外,州中赵、王诸从事以及陈校尉等人也曾屡次进言方伯,劝方伯且莫横征暴敛,可奈何一则臧、孙二都尉催要军粮不止,二来笮融擅断钱粮,是故催征不息。”

    袁绥这几句话中的信息含量很大,也是荀贞在来的路上对徐州的情况做了些了解,要不然,他恐怕都听不懂话中的意思。

    比如赵、王从事是谁?比如陈校尉是谁?比如藏、孙二都尉是谁?比如笮融又是谁?

    徐州的民间情况现今是大乱过后、世荒民饥,徐州的政治情况现今则是“三足鼎立”。

    所谓“三足”,一个指徐州本地的地方势力,一个是指陶谦本人的势力,再一个是指泰山兵的势力。

    先说头一个。

    当下因交通不便,同时亦是为保护本家族、本阶层在本地的利益,各州郡的士人、大姓都有一定的性,或言之为“排外性”,州郡的政治、经济、舆?论往往都会被他们把持,在本地,他们是一股强大的势力,是任何外来长吏都不能轻视的,徐州亦是如此。

    “赵、王二从事”、“陈校尉”便是徐州本地势力的代表人物中的一类。

    赵、王皆本州名士,赵是赵旻,琅琊人,王是王朗,东海人,他两人现在一个是州中的别驾从事,一个是州中的治中从事,——他两人中,在后世名气较大的应是王朗,这个王朗就是早年和臧洪一起被选为县长的那个王朗,也正是在中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个王朗。

    “陈校尉”亦本州名士,即下邳人陈登陈元龙。

    下邳陈氏是徐州的冠族右姓,累世二千石。

    陈登的曾祖陈亹曾为广汉太守。

    他的从祖陈球在熹平、光和年中贵为三公,后因谋诛宦官事泄而与时为司徒的刘颌、时为司隶校尉的阳球等人同死狱中。

    他的从父陈瑀、陈琮和他的父亲陈珪俱知名海内。

    陈登有同产兄弟多人,他的兄长陈应和他的几个弟弟也各有名於州郡之中。

    徐州的名士不少,大族也不少,如论佼佼者,下邳陈氏绝对在其中。

    陈登很年轻,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可在州中早就已名声大噪,乃是徐州本地士子们的“后起领袖”,二十五岁那年,他就被举为孝廉,随即出任东阳县长,陶谦到任后,一来因素闻其名,知其有能,二来也是为了拉拢本地士人,遂表他为典农校尉,负责本州的农事。

    细分的话,徐州本地的士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赵旻、王朗、陈登这样的,不管是出於自愿,还是因为被迫,不管怎么样,他们出仕州中了,对陶谦的态度都算是较为配合的一类。

    ——王朗、陈登是自愿接受陶谦征用的,而赵旻则是被迫出仕的。

    赵旻本来是不愿轻易出来当官的,想待在家里养志、养望,此前州郡对他有过多次相召,他都称病不应,可到了陶谦这里,他没办法了,最先的时候,他故技重施,也是以疾病为借口,拒绝了陶谦,陶谦先礼后兵,先找了个名士再去请他,他又拒绝,於是陶谦便以刑罚相胁,他这才不得已接受了征辟,出为别驾从事。

    再有一类则是坚决不肯接受陶谦的征辟,比如彭城人张昭,不管陶谦怎么召他,礼也好、威胁也罢,他就是不答应,油盐不进。

    徐州本地的势力细分的话,大约就是这两类。

    徐州本地士人、大姓的力量是很强大的,陶谦一个外来者,如果没有自己的势力,太平时倒也罢了,而如现下的乱世,他是万难坐稳徐州刺史这个位置的,所以,徐州的第二个大势力就是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