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1 陶谦坐视待成败 董卓谋备据相国(第2/3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遣人赴丹阳募兵,这种种端端,连阿翁和我都听说了,更别说董卓。……对,对,肯定是董卓听到了什么,肯定是袁绍要起兵了!”

    “荀贞小儿遣人去丹阳募兵,显是在为响应袁绍起兵做准备,而袁绍起兵在即,也就是说,他大约过不了多久就会带兵出郡,与袁绍合兵击董了。”

    陶谦又哼了两声,接着说道:“荀贞小儿自以为手下精兵强将,在广陵对我张狂,我是不好收拾他,可董卓何等人也?朝廷讨北宫伯玉、边章、韩遂时,我与董卓同在军中,对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这个人既悍且狡,麾下的那些羌胡、汉兵名为汉军,实为他的私兵无异,只凭袁本初这个世家公子,只凭他荀贞手底下的那点人马,能打败董卓?万万不能!”

    陶商眼前一亮,说道:“如真如阿翁所言,荀贞兵败?”

    “他只要兵败,就算不死,成王败寇,也不再是朝廷臣子,而是叛逆,待到那时,他不回来广陵,亡命别处也就罢了,如再敢回来广陵,看我怎么揉捏他!”

    陶商忍不住拍手称赞,欢喜说道:“我倒是希望他不死,希望他会回广陵。”

    “噢?”

    “他如死了,如不回广陵,又怎能为阿翁出气!”

    陶商这个儿子笨是笨了点,但挺孝顺,陶谦的心情稍微转好,笑道:“那就最好能像你说的,希望他能不死,希望他到时候还敢回广陵。”

    “可是阿翁……。”

    “怎么?”

    “我闻胜负兵家之常,董卓虽强,可万一荀贞侥幸未败,又该如何是好?”

    “所以我要先下手为强。”

    “如何先下手为强?”

    “只等荀贞小儿离郡,我就对薛礼下手。”

    “彭城相薛礼?”

    “薛礼这婢养的竖子,挟彭城为资,储粮积谷、铸兵扩军,自视高傲,不肯服从我的檄令,要非荀贞这小儿刚好来到广陵上任,分了我的精力,我早已叫笮融动手收拾他了,不过现在也不晚,待荀贞小儿离郡后我便传令笮融,叫他把下邳境内的贼寇悉数赶入彭城,再遣兵马装成寇贼,亦入彭城,烧杀抢掠,薛礼眼高手低,没有什么才能,待到那时,他定手足无措,我就可以上表弹劾他,免了他彭城相的职,又或干脆直接带兵入境,以平贼为名,夺其郡权!”

    陶商没有想到陶谦早就定计,而按陶谦的这个计划,要想弄掉彭城相薛礼确也是轻而易举,他惊喜不已,连声说道:“阿翁妙计!阿翁妙计!”

    陶谦心中却是喟叹:“袁绍一旦起兵讨董,无论成败,天下都将乱矣,我今据徐州,揽用臧霸,也称得上兵强马壮,可是两个儿子却都笨,即使我将来把徐州五郡都控入手中,然我已老矣,后继乏人,没人能继承我的事业,又有何用也?”思及於此,却是不觉又想到了荀贞,“荀贞这小儿虽然张狂傲慢,对我无礼,可也算是人中龙凤,惜乎非为我子!惜乎非为我子!”

    广陵郡府,忙着操练军队的荀贞也得知了袁术、陈纪、荀爽三人分别被董卓升迁的消息。

    荀贞亦一眼就看出了董卓的用意,知道董卓这是在离间袁氏兄弟和极可能是在向自己示好。

    他和袁术没交情,又熟知历史的走向,袁术升得再高和他也没关系。

    而至於陈纪和荀爽,荀贞也早就想得清楚,料来就算自己将来起兵,董卓也不会把他俩怎么样,并已专门派了一百精卒赶去当他俩的护卫,所以只是略略看了下这道消息便就罢了,没有太当回事,倒是程嘉特地来找了他一趟,隔着大老远就又是作揖、又是下拜地恭喜奉承。

    十月倏忽而过,入到十一月。

    又传来消息,说朝廷任命董卓为相国,允许他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董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