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1 择妇寻姚问北孙(第3/5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便是想听卿说一说贵族、贵郡的人物。”

    高密孙氏是商纣王叔父比干的后裔,比干被杀后其子孙分析,其中一支以孙为姓,迁居高密,繁衍至今,已是北海大姓,其族中也是出过如司空孙朗这样的三公的。

    孔融现辟用的功曹名叫孙邵,被孔融赞为“廊庙才”,也是出自孙氏,与孙乾同族。

    时人好评议人物,两个不同地方的人见面后,互相请问对方家乡有何名人更是司空见惯之事,出於给自己家乡扬名的目的,这个时候,往往就是彼此开始“吹嘘”的时刻。

    孙乾跟着郑玄学经多年,深受郑玄的影响,是个实在人,却是没有什么吹嘘之举,诚诚恳恳地说道:“吾师郑公,天下长者,刊改诸家,学者知所归,吾郡之德望也。”

    荀贞点头说道:“马扶风之后,论以儒业,尊师海内第一。”

    郑玄是第一个要说的,说过郑玄,孙乾接着说道:“朱虚邴根矩、管幼安,一龙腹,一龙尾,俱清规藐世,廉白侔古,吾郡之处士也。”

    邴原和管宁曾师事陈寔,与华歆一起去过许县,荀贞是见过的,当下说道:“此二君我尝於颍川见过,究以清德,确是州郡之表。”

    “营陵王叔治,忠孝重义,孔北海辟为主簿,出守高密,明赏罚,百姓称之,吾郡能臣也。”

    王叔治即王烈,他代理高密令时,高密孙氏,也即孙乾一族,因姓大势强,族人和族人的门客数次犯法,有一次,盗贼逃入他们族人家中,县吏不敢去抓,王烈带着吏民把孙族包围,孙族抗拒守之,吏民畏惮,没人敢靠近,王烈命令吏民:“敢不去攻打孙族的,和孙族同罪!”吏民这才上去围攻,孙族因此害了怕,把盗贼送了出去。

    此事固是王烈的政绩,可反面的例子却是孙氏,正是他们的豪强不法,才显出了王烈的“明赏罚”。孙乾却是并不给自己族中遮羞,虽没有细说此事,但对王烈仍是褒誉之词。

    孙乾又道:“鄙族孙邵,孔北海辟为功曹,赞以‘廊庙才’,鄙族之循臣也。”

    原本的历史中,这位孙邵后来去了东吴,孙权称吴王后,他是首位丞相。

    不过对这件事,孙乾自然不知,荀贞却也不知。

    所以尽管听了孙邵被孔融誉为廊庙才,荀贞料其或有真才,但也不过是听了就罢。

    荀贞问孙乾北海人物,却不仅仅是为了想知道他的家乡有什么名人,而是别有用意的。

    见孙乾的讲述告一段落,荀贞徐徐问道:“除郑公与此数君,可还有别才?”

    孙乾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余虽有之,不足为明公道也。”

    荀贞顿现失望之色。

    孙乾看到荀贞的神色,心中纳闷,问道:“明公问乾郡人物,可有何心意?”

    “实不相瞒,郑公为贵郡大儒,我料贵郡必多英杰,今徐方初定,正需俊才辅佐,故有意从贵郡延请三四,以明我政。”

    孙乾面现为难,说道:“王、孙二君,俱已为北海所辟,管、邴二君,现远赴辽东,此四君,明公恐都难用。”

    荀贞心道:“不需你说,我也知道!”

    孙乾忽面现喜色,说道:“是了,倒有一人,明经通义,道德高,明公如能辟而用之,必可稍得佐助。”

    “噢?此君是谁?”

    “汝南程德枢,乾之同窗,现亦在南城,从吾师左右。”

    荀贞没听说过“程德枢”这个名字,又听孙乾说他“明经通义,道德高”,只是讲其学问和道德,却是没提处政的才干,想来应只是个儒生,便是辟来也无实用,不过这个话头是由自己提起的,现下孙乾既然举荐了一人,却是不可不用,因故作喜色,说道:“既得从事举荐,此君必儒林名生,我今日即遣人去南城礼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