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二章 西伯利亚的强制性文化灌输(第2/4页)  重生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比起来差的却不是一个档次。

    既然是这么大一块地盘,作为一个大明的官员自然是不能轻易让朝廷放弃的,毕竟一旦放弃也无法向历史和后人交待。

    于是,便有人开始建议如何消化这块广袤的领地,有的大臣建议仿造前元建立四大汗国,选派皇室亲王前去这些地方就藩,直接管理这些地方。

    而也有的大臣建议直接用分封制,不但分封皇室诸亲王郡王去这些地方管理,一些功臣勋旧乃至公主君主等都可以得到这些地方的封地,让这整个西伯利亚变成由无数个宗亲和勋戚组成的小国,这样就不会出现能威胁大明之国。

    很多革新派的官员却想借此强大私有财产,而建言朱由校将这西伯利亚直接租佃或售卖出去,或者由各商人进行承包某地,并只是为朝廷缴纳一定税费就是。

    当然也有比较注重由国家主导大明经济的官员认为应该让西伯利亚继续由国家资本开发,即皇庄发展农耕,皇家工业公司负责采矿,而皇家织造局负责收购动物皮毛等。

    但朱由校始终想的却不是如何开发西伯利亚,而是如守旧派所言,如何确立西伯利亚的政治性质,即他与大明的关系,到底是大明现在占有的一块羁縻之地,还是属于大明的一个行政区域。

    或者说,现在作为皇帝的自己到底是要把西伯利亚分封给诸王,还是分封王侯贵戚,还是直接成立承宣布政使司,设立府、州、县等行政区划仿漠南、漠北等地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但在朱由校看来,西伯利亚与漠北漠南等地不同,漠北漠南等地虽然是鞑子集中之地,但到底因为临近关内,因而汉化程度或者受汉文化的影响自然是要高于西伯利亚的原始居民的。

    而且因为漠南、漠北等地因为是通过战争占据的结果,因而在战争中就已经消灭了大量的可能会成功的反动力量,使得改土归流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反叛很少。

    也正因为漠南和漠北受过汉文化的影响且在战争中削弱了反动者的势力,因而使得漠南和漠北的改土归流变得很顺利。

    但是,对于西伯利亚而言,虽然大明出动了两支先遣队,但并没有在西伯利亚与罗刹国发生较大的军事冲突,戚昌国是直接进军向莫斯科城堡,而焦琏也一直在向西方前进。

    所以,现在西伯利亚反对被大明殖民的地方武装只怕会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再加上因为大明这些年来几乎注意力都在南方海寇与关外建奴与鞑子,使得整个大明没有对西伯利亚地区产生影响。

    使得整个西伯利亚的很多本地居民都开始近西化且是完全西化,宗教信仰在这些原始住民的思想体系中已经占有很大的比例,已经完全相悖于尊崇祖先高于一切神明的汉文化。

    所以,在朱由校看来,如果想当然的以为西伯利亚就是同漠南漠北等地一样,直接就开始建设工厂作坊,发展经济,只怕将会搜到占据较大比例的西伯利亚夷族较大程度的反抗。

    因而,要想长久地占据西伯利亚,就必须彻底根除西方文化在西伯利亚的任何影响,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唯有向大明看齐才是唯一之路。

    所以,朱由校最终决定先不派谁去开发西伯利亚,也不将这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分封给诸王和勋戚,而是先调集大量禁卫军与边军进入西伯利亚境内。

    既然西伯利亚已经被罗刹国割让给了大明,而大明自然要完成对其的绝对的军事占领,而且在目前而言,大明出兵西伯利亚,罗刹国自然也是不敢阻挠的。

    让大量大明的军队进驻西伯利亚,并不只是要对西伯利亚实现完全的占领,也是为了在接下来更好的让西伯利亚大明化做准备。

    对于这些过于信仰宗教者,朱由校决定采取强制措施,所以他直接让杨嗣昌这样的军中鹰犬式的人物成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