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云贵川的文人们(第2/4页)  重生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特别是那些同你一样为大明效力的蒙古好汉们,可还过得习惯,有没有功劳被夺,粮饷没放到位的情况。”

    坐在孙承宗下的辽东经略王在晋见当今陛下这样问满桂,心里不由得一紧,满桂如今算是他麾下的大将,一应钱粮调度都是他在节制,如果满桂在陛下面前随便说几句的话,诸如克扣军响之类的,只怕自己这个辽东经略也不好当了。

    满桂倒没想到陛下会亲自垂询自己和自己的部下,心里自然是大为感动,他和他的蒙古官兵们虽说依旧是擅长弓马骑射,但其实已与辽东军民无异,他们在朝廷有官职,在地方有自己的农田。

    “回陛下,末将现有骑兵两万,辅兵三万,且有陛下的庇佑和大帅的照拂,末将和将士们都挺好的,士气也很足,大家都等着有朝一日能出关为陛下杀敌建功呢。”

    正因为要保护自己的家园,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才会死心塌地为大明效命,对于辽东经略王在晋克扣部分军响和某些赏罚不明之处,他倒没有直接说出来,一是因文贵武贱的原因还有些顾虑;二是王在晋相比前任经略袁崇焕已算是好的了。

    毕竟,对于边关大将而言,不怕文官贪,就怕文官管得宽,早已成为了一句俗语。

    而袁崇焕属于后者,王在晋属于前者。

    王在晋见满桂没有趁此向朱由校进谗,心里倒也松了一口气,也开始暗暗佩服起满桂来,思量着日后会到山海关,定要比以往还要休戚与共才好,至少不能轻视满桂,毕竟如今看来,陛下重视他的程度似乎并不低于自己这个文官。

    朱由校看了王在晋一眼,又见满桂如此说,心里倒也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有道是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是为国朝昌盛之象,作为边镇重臣更应牢记这一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要相互掣肘,要同舟共济,互相体谅,宽仁为怀,文官不要自傲,武官也不要卑怯!”

    卢象升、孙传庭、王在晋等督抚和满桂、毛文龙、赵率教等都应了一声:“是!”

    接下来便是礼部的汇报,相对于其他六部,礼部今年也并没有闲着。

    从年初的会试与殿试到从礼制上否认北宗孔门确立南宗孔门,再到当今陛下祭祀孝陵,以及大幅度削减皇亲贵胄的特权,和联合吏部安排大量文人士绅去落后地区改造支教等都算得上举足轻重的大事。

    钱谦益作为内阁辅同时又管着礼部,虽看上去没有做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和李明睿以及温体仁一起主持的礼部却承担了对当今陛下这些离经叛道之举的合法性解释和宣扬。

    不满朱由校这个皇帝的文官很多,但却没有一个说他大兴土木。

    然而,事实上,工部一直都在建设着大的工程,只是由于是朱由校自己掏的腰包,因而就没有被文官们拿出来说事。

    如两京大道的修建,花了不少钱,但负责收费的却是各级官府,而享受交通便利这个好处的则是他们背后的大商贾们。

    都察院和六科的作用重心明显由对皇帝的限制开始逐渐下移到对百官的监视,其所报告之事也不过是弹劾了多少官员和地方吏治情况的报告,对于朝政特别是谏言皇帝陛下多少次的事是只字未提。

    翰林院本来是最不应该跟新变化挂上勾,但自从朱由校把翰林院当做大明版社科院来办时,翰林院如今也不仅仅代表着清贵与地位尊荣了,他还成了一系列社会科学问题的官方解释权威。

    如今,朱由校也给他们安排了新任务,除了修史且给大明各类人物著书立传外,还要联合户部普查大明总人口,联合礼部确定大明的识字率和文盲率,甚至还要联合钦天监做气候学统计。

    总之,朱由校目的就是不再让翰林院仅仅成为储相养望的地方,他要让他具备更多的功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