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97.(第2/3页)  女教师仕途危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妈妈说的,妈妈说你已经掌握了,这些生字都会认会写了,所以不用写了。老师这样布置,是针对那些不会写的孩子的要求,子安不用,因为子安已经会写会认了,完全不用再写了!”杜秀青说道。

    “真的吗?”子安不相信地看着杜秀青。

    “真的!妈妈不会骗你的!”

    “可是,老师没有这样说啊?”子安还是不相信。

    “没关系,那是老师忘记了!”杜秀青笑着说。

    “妈妈,我真的不用写吗?”子安站起来,搂着杜秀青的脖子说道。

    “真的,子安不用写,因为子安写得很好,老师会奖励子安不用写的,妈妈更要奖励子安,不用写这么多生字。”杜秀青很肯定地说道。

    “哇,太好了!我不用写了!”子安高兴地在客厅里跑了起来。

    看着孩子高兴的劲儿,杜秀青心里却是心酸得很。

    中国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沉重的包压得抬不起头,连脊柱都给压弯了。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却是丝毫不见效果。只要有应试升学的这根指挥棒,下面就卯足了劲儿抓成绩,要分数。最终受害的就是孩子。所有的孩子都被同一个模子给套住了,教出来的都是一样的,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力,完全就是个应试机器,除了会考试,其他什么都不会。

    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的。

    杜秀青当年当老师的时候,还没有这么深刻的感受,现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她才知道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是多么具有杀伤力。可是,她现在虽是县委记,却也无力改变这样残酷的现实。前几次去参加教育局的座谈会,她试着把自己的这个思想提出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尽量多的为孩子们争取一些自由的机会,可能的话,让孩子们多保留一点自主的个性,多一点思想的空间。

    她知道,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毕竟,教育不是乌托邦,而是实实在在的考试,每年市里的教育总结会,唯一的评价就是升学率,哪个县区升学率高,哪个县区就是先进。

    这是她无法改变的现实。

    但是,今天,她要为自己的儿子争取一点小小的自由。

    这是一个做妈妈的抗争,仅此而已。

    她拿出手机,给丁志娟打了个电话。

    丁志娟早已经是余河一小的副校长了。自从杜秀青升任县委记一职来,丁志娟和她的丈夫姚文建也来过好几次,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杜秀青非常清楚,他们内心对她这位身居余河要职的嫂子的期望。

    适当的时候,应该给他们上个台阶的。杜秀青心里想,这也是人之常情。

    反之,如果自己身在这个位置,不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改变,似乎是不应该的,那样的话一是显得自己无能,二是显得自己无情。一个无能而又无情的人,在家里在单位的口碑都是极其差的。杜秀青觉得自己不能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所以对待方家的亲戚和兑的亲戚,她都是抱着能帮则帮的态度。

    当然,对于她娘家那边的亲戚,比如舅舅家的孩子,姑姑家的孩子,她更是能帮则帮的。

    电话拨打过去,丁志娟很快就接听了。

    杜秀青是很少给丁志娟打电话的。这千年打一回的电话,当然是极其重要了。

    丁志娟丝毫不敢怠慢,立马停下手里的一切活儿,打起十二分的精力来接听嫂子大人的电话了。

    “嫂子,今天有空啊?”丁志娟笑呵呵地问道。

    “你还嫌我不够忙啊,周末也不想我休息下。”杜秀青也笑着说。

    “唉,我巴不得嫂子天天能多点时间休息,可是你不仅仅是我们家的人啊,你更是全余河人民的记啊,三十多万人需要你呢,哪能让你多有时间休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