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7章 蓝色3号方案(第2/3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在华沙战役已经打了五十多天,苏军也到了师老兵疲的时候,而且还几度增兵。虽然德国统帅部也不知道在明斯克和列宁格勒一线有多少苏军,但是想象一下总觉得那里应该已经比较空虚了。

    另外,现在已经快到8月份了,通常10月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就有可能进入泥泞季节,行军打仗就非常困难了。

    因此现在是时候开始实行“蓝色大反击”了!

    “领袖,总参谋部建议在8月1日-10日间,展开代号为‘蓝色3号’的反击作战。”

    在总理府宽大的办公室里面,凯塞林元帅将一份“蓝色3号”作战方案的副本摘要摆在了总理阿道夫.希特勒面前。

    “蓝色3号”是“蓝色方案”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向列宁格勒、明斯克和乌克兰展开大反击。

    其中对列宁格勒的进攻是虚的,极限目标就是包围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必须要摧毁!”翻看着“蓝色3号”方案的摘要,希特勒又开始胡说八道了——虽然他是个不错的战略家,但是在战役和战术问题上总是有些很古怪的想法。

    “用大炮和飞机去摧毁!”希特勒用力挥舞着拳头,显得非常激动——也不知道那些拿列宁格勒户口的同志哪里招惹到他了?

    “好的,”赫斯曼也不和他废话,一口答应了下来,“我们会安排法国大炮和最新型的me-264重型轰炸机去完成这一任务的。”

    me-264重型轰炸机是由梅塞施密特公司和福克公司联合研发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在1940年西线战役后正式立项。同时开展的还有容克公司的0项目,福克-沃尔夫公司的ta-400项目和亨克尔公司的77项目。

    而由赫斯曼和凯塞林控制的德国空军,并没有对“超远程重型轰炸机”项目提出太高的要求。

    基本的性能指标只提了作战半径:不少于4000公里(赫斯曼计划在夺取亚速尔群岛后再开始对美国进行轰炸,所以4000公里作战半径已经足够了);实用升限:不低于12000米;最大航速:550公里以上;最大弹仓载弹量:5吨以上(至少可以搭载一枚原子弹,另外还要求可以在机翼下挂载2枚v1飞弹);自卫火力:至少12挺13mm机关枪。

    而在这几款研发中的远程飞机,就数me-264进展最快。因为me-264采用的是福克公司和bmw公司花了很多年的时间联合开发出来的bmw-802t(涡轮增压)系列的大功率发动机。

    bmw-802系列是18缸的大排量空冷,而涡轮增压器经过了多年的攻关已经完全成熟。最重要的是,用于生产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的稀有金属现在供应充足,而且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也因为中东大油田到手而变得非常容易生产。

    可以大手大脚使用有色金属和高级汽油,要搞出me-264这样的远程飞机当然没太大难度了。因此40年立的项,到42年5月就完成了试飞,6月份开始就在波罗的的bf-fk航空联合体工厂投产了。到现在已经有一个中队共12架me-264在德国空军服役了。

    不过用12架或是24架me-264去炸平列宁格勒也是在瞎扯淡,列宁格勒这样的大城市除非用核弹,否则炸上几年也很难平的。

    至于用法国炮兵师去轰击就更不可能了,需要那些法国大炮去轰的地方太多了,根本轮不到列宁格勒。

    所以赫斯曼现在是在骗希特勒,省得听他唠叨……反正希特勒也没有权力直接指挥作战——现在赫斯曼自己都没有这个权力了,因为总参谋长给了凯塞林。

    “好!”希特勒不知道自己被欺骗了,他满意地点点头,继续翻看“蓝色3号”方案的摘要。

    列宁格勒是虚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