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5章 大决战——突出部(第1/3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由于德军在1942年冬天占领了整个右岸乌克兰,而且历史上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早就是德意志帝国的波罗的邦。??因此在1943年4月底的苏德战场上是存在一个白俄罗斯突出部的。

    这是一个三面受敌,南北宽度过4oo公里,东西长度过3oo公里的巨大突出部。同时这里也是苏联红军西方面军的主要防区——西方面军现在之所以还是“西方面”,而不是“白俄罗斯方面”,则是因为这个方面军现在还管辖着被围困在华沙的红旗华沙集团军。

    包括被围困的红旗华沙集团军在内,西方面军司令员库利克元帅麾下的大军人数过了15o万,是目前苏联的十大方面军中最多的。

    但是在扣除了被困在华沙的近7o万大军后,库利克元帅在1943年4月底时拥有的兵力只有8o多万。而这8o多万红军需要固守的战线却从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结合部,一直延伸到乌克兰境内基辅附近的普里皮亚季河和第聂伯河交汇处。防线的总长过了9oo公里!

    而且,库利克元帅也不能将所有的兵力都平均部署在这条9oo公里长的防线上面。因为最高统帅部还给出了两个必须防守的重要城市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

    根据最高统帅部的指示,库利克元帅在要塞化的明斯克放了精锐的第4集团军,还组建起了人数过8万的明斯克民兵部队。

    在斯摩棱斯克,库利克元帅则放了方面军司令部和司令部直属的第5坦克集团军、步兵第22军、第51筑垒地域等部队,同样也组建了人数过5万的民兵部队。

    而在斯摩棱斯克-维捷布斯克一线,库利克部署了精锐的第3集团军;在维捷布斯克-明斯克的半月形战线上,库利克则部署了第1o集团军;在明斯克-普里皮亚季河一线,库利克摆了第11集团军;在普里皮亚季河-第聂伯河一带,库利克放上了第13集团军。

    此外,在位于白俄罗斯突出部,库利克又摆了一个第16集团军作为预备队。

    这样,6个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1个步兵军、十几个民兵师,以及一些独立的炮兵、火箭炮兵、坦克和骑兵单位,以及空军第2集团军,就是西方面军可以用来守卫白俄罗斯突出部的兵力了。

    这些兵力在方面军司令员库利克元帅和方面军参谋长波克罗夫斯基中将看来当然是非常不足的。可是他们却没有频频向莫斯科求救,因为他们很清楚西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突出部的作用仅仅是吸引德军注意力的炮灰!

    白俄罗斯虽然重要,但是和北面急需解围的列宁格勒,以及南线必守的东乌克兰工业区相比,实在不值一提。而且在西方面军的后背还有一个兵力强大的预备方面军存在,即便西方面军陷入重围,预备方面军也能完成包围莫斯科的艰巨任务。

    所以库利克和波克罗夫斯基在白俄罗斯突出部防御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和德国人硬拼,而是做了一线部队向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且战且退的计划——白俄罗斯突出部的大部分地盘可以丢,但是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两座城市最好守住。只要守住了,从西白俄罗斯通往莫斯科的大路就不好走,德军也就不可能放开手脚去进攻苏联的都了。

    不过制订计划,永远比执行计划要容易。在1943年4月3o日晚上的时候,库利克和波克罗夫斯基两人就在为是否要马上收缩兵力而烦恼。

    在4月3o日白天的战斗中,白俄罗斯突出部南北两个根部的第一道防线都被德国人的装甲集群打出了缺口——这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苏联的4个集团军要防御9oo公里的漫长战线,而且还是多层次纵深布署的,第一线的兵力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挡住德军集中兵力进行的突破!

    同样的,由于采取了大纵深布署,苏军在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