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4章 从夏威夷到东京(第2/3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赫斯曼又将一份日本大使馆送来的战情通报摆到了希特勒面前,笑了笑说:“日本人声称击落了22架b-29,还击伤了17架……这两个数据肯定是有水分的,不过打个对折应该是有的。也就是说,美国人蒙受了大约10%的折损率。他们的胜利,实际上还是付出一定代价的。”

    二战时期的技术水平有限,想要100%击落来犯的敌方轰炸机是不可能的。所以双方打的其实还是消耗战,一般而言,如果防御一方只能击落5%或者更少的来犯敌机,那么防御就算失败了。如果防御一方打下了25%甚至更多的敌机,那么进攻一方通常是无法承受的。

    而现在,根据日本方面的通报,德国总参谋部分析认为在巨港空袭中,美国轰炸机的折损率在10%左右。这正好是一个攻守平衡的态势,消耗战还可以继续打下去。

    而在巨港大空袭后的两天内,美国人的b-29又接连轰炸了加里曼丹岛上的桑加桑加油田、塔兰卡油田、米里油田和巴厘巴板炼油厂。

    在空袭过程中,b-29也都遭到了日本战斗机的攻击,虽然德国方面并没有得到损失报告,但是还是可以估计出双方都蒙受了一定的损失。

    “这样的情况对我们而言是有利的,”赫斯曼对希特勒说,“只有美国人能够以可以承受的损失在南洋群岛进行大轰炸,日本才会不断消耗美国的航空兵力。如果日本一开始就打下了太多的美国飞机,美国人很可能取消轰炸计划。这样的话,所有的b-29就都会被部署到加勒比海。”

    “可是日本的油田都被炸毁了也没关系?”希特勒皱着眉头追问。

    “不会都被炸毁的,”赫斯曼说,“至少现在不会……炼油厂容易炸,油田可不容易摧毁,美国人不炸上几个月到一年是不会有很好效果的。而且日本-南洋航线从43年下半年开始就非常困难,现在能够从南洋运回国内的石油也不是很多,哪怕南洋的油田被摧毁了50%,日本也没有能力把剩下的50%运回去。”

    “这种情况能改善吗?”希特勒有些担心地问。

    “这不可能。”赫斯曼摇摇头,苦苦一笑,“哪怕日本人的护航驱逐舰开始服役,情况也不会有多少好转,只能确保不再恶化……因为现在我们每个月丢在大西洋上的船只都超过了8万吨,这还是在联合护航司令部投入了200多艘各级驱逐舰和18艘护航航母以及数百架岸基反潜巡逻轰炸机的情况下,

    而且美国大西洋舰队最近也没有出动大型水面舰艇破交。在和潜艇、水雷的斗争中,水面上的舰船同样是比较被动的一方。如果破交方还出动了大量的水面舰艇和远程巡逻机,那么护航一方需要投入的力量将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了,我们的潜艇现在也给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上的美国运输船只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每个月的击沉总吨位也超过了10万吨。”

    护航的投入肯定比破交要大,要不然历史上海军实力处于劣势的德国就不会选择用破交战术来打击对手了。现在换成美国来破交,德国来护航也是一样的。

    根本不存在可以让护航投入和破交投入倒转的什么黑科技,哪怕被日本人当成宝贝的安装了磁探仪的东海反潜巡逻机也没啥大用。

    磁探仪只能在超低空起作用,大约就是海平面上50-100米左右,而且只能用来搜索水下的潜艇。如果敌方潜艇处于浮航状态(实际上潜艇大部分时间是在浮航),50-100米高度看都看见了,还用什么磁探仪啊?

    另外,美国的远洋潜艇上都有高炮(德国的潜艇也有)和高射机枪,如果反潜巡逻机不够坚固,飞得又太低很容易被潜艇给击落。

    希特勒听了赫斯曼的解释后,沉沉叹了口气:“也就是说,日本目前的最佳选择还是同美国议和,然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