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节 谋城(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地痞流氓,黄种人甚至得去演一头狼犬。久而久之,白种人树立了高人一等的形象。

    可是为什么全世界其他文化就无法抵御呢?

    真的是西方文化就比其他文化高人一等吗?

    文化这东西你要说他有势能高差,他就有,要说他没有,他也就没有,有时候是一种非常唯心的东西。高势能的文化总会摧毁低势能的文化,事实真是这样吗?

    首先文化是什么?连专家都很难定论。

    穿衣吃饭是文化,喝酒打牌是文化,坑蒙拐骗是文化,礼义廉耻也是文化。

    文化到底是什么?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文化。

    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怎么做和怎么想。

    你怎么吃,怎么穿,怎么住,怎么走,这都是文化,但跟你如何思考,你怎么想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后者才是决定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人的根本因素。

    此时的西方人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是上帝的选民,充满了优越感,有一种向全世界传播福音的使命感。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的国家,真的很难抵挡这种冲击,后世的菲律宾和韩国两个人口数千万的国家,先后成为基督国家,韩国的教堂数量比欧洲国家还多。

    中国和印度靠着身后的文化底蕴才抵御住了西方文化的入侵,印度依然很印度,中国也依然是中国。但是却在民族文化中根植了西方优越的病毒,这种病毒悄然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两国的文化。

    不过在现在,印度已经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而大清国的国民还依然保持着文化自豪感,英国人来了,法国人来了,他们打不过英国人,打不过法国人,可是心中就是认定对方是野蛮人,对方是蛮夷。

    这是数千年文化优势奠定的优越感,后世自卑的中国人讲这种优越感称作盲目的自信,称作是坐井观天的无知,对祖先大加嘲讽。但真的是盲目的吗,数千年来大半时间中国人都是胜利者,即便短短几百年时间沦陷了,可依然将入侵的游牧势力同化,这种长达数千年的文化优势,最终奠定了这种优越感,真的是盲目的吗?

    当然这种优越感的对立面则是对其他种族的歧视,因为数千年来中国人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接近自己的国家,所以中国人毫无愧色的说出来,“非我华夏即为蛮夷”。

    同时这种观念深深的影响到了周边国家,朝鲜、日本、越南甚至连小国琉球,都曾经偷偷的僭越,偷偷的称自己为中华或者小中华,这正是他们发自内心对中华或者华夏两个字的认同,就好像后世中国人会认为白人比黑人更漂亮一样,没有任何道理,就是这么觉得。

    就像中国曾经跟周边国家说的中华是文明,他们是蛮夷一样,周边国家偷偷称自己是中华,是华夏,这一次欧洲人来了,他们说他们是优秀民族,中国人劣等民族,虽然他们没有成功让中国人承认这一点,但让中国人内心深处产生了深深的自卑,再也没有那种“非我华夏即为蛮夷”的气魄,而且对喊这个口号的人还嗤之以鼻,甚为鄙视。

    昨日,朱敬伦看到了,看到的是一次西方人对中国人文化优越感的一次打击,或许不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这种打击多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不管多么深厚,也总有一天要丧失的。

    这是为什么?

    绝不是说西方人讲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比中国人说的仁义礼智信更高明,就好像长袍马褂的满洲服饰未必就比宽袍大袖的汉人服饰更漂亮更舒适,原因之时西方人拿着刀来说的,只不过比留发不留头更柔和一些,对,他们说这是文明。

    西方人一次一次用武力打击了中国,所以他们一次又一次证明他们的优越。

    但这只能证明他们的军事文化上更强势一些,可军事文化恰好在中国的末世最为脆弱,所以中国一次又一次战败,一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