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节 底线(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官逃走了,就为了抢他身上那点钱。如果在这么下去,城里还不知道要爆发多少袭击事件呢,毕竟老百姓家里可没有三个月的存粮。”

    仗打到现在,城内治安确实已经崩溃了,老百姓是最惨的,这些没有离开广州的老百姓本就是无依无靠,没处安身的人,都是穷人,平时也没有存粮的习惯和能力,战斗打响后,粮价一天比一天高,就这样粮铺依然每天限量供应,不能敞开了卖。苦力袭击洋人,老百姓也伺机抢劫,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这些情况都让朱敬伦有些心里愧疚,所以他提前来劝说赫德了,本来按照他的想法,得等乡勇们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以真正的力量压迫英军投降,这才能最大限度的提振广州的民心,可是为了民心把民弄没了,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他提前来劝说赫德,希望通过赫德说服英军妥协,哪怕换取一个有条件的投降,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投降吗?”

    赫德认真的问道。

    朱敬伦一副惋惜:“我觉得没有必要坚持下去了,如果对方能体面的对待我们,或许投降也不是一个不能考虑的问题。”

    赫德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朱敬伦都看到英军坚持不住了,他何尝不知道,如果中国人持续这么攻打下来,他们真的坚持不住了,印度兵的战斗意志已经到了瓦解的边缘,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苦力现在不但靠不住,每天还得用一百多个印度兵看着,防止他们造反,他们把守的五座城门处处战火,敌人又已经攻进了城,这仗怎么打?

    他们专业的军官也表达了悲观的态度,认为他们最多还能坚持十天,十天之内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他们会被消灭。

    抵抗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投降也未必不是一种选择,可是中国人能给他们体面吗?

    赫德苦笑道:“你认为中国人会怎么对待我们,他们可反复提了上一次战争,他们可从来没说会像对待法国人那样对待我们。”

    朱敬伦叹道:“我也只是一说,或许我们可以谈谈,拖延时间也好啊。”

    看到朱敬伦那种悲观的神态,赫德也受到了影响,能拖延时间也确实不错啊。

    突然赫德露出决绝的神态:“朱先生,你愿意跟我一起去找中国人谈判吗,如果有你这个中国人出面的话,或许更容易达成协议也说不定。我是说,或许我们可以私下跟中国的官员谈谈,我们可以出一笔钱。”

    朱敬伦愕然:“您的意思是贿赂他们?”

    这太奇葩了,中国人贪婪的印象到底给英国人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啊,这是闹什么,正打仗呢,贿赂就能得到优待?朱敬伦不由沮丧,事实不就是如此吗,跟法国人签订的天津条约中,法国人甚至明文写下了中国海关人缘“不得向船主及代办商人等需索”等字样,中国人贪腐的印象真是深入人心了啊。

    朱敬伦心里叹息一声,表面上也只能附和:“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这一夜确实处处烽烟,零散的中国士兵从一条条不知名的小巷子里来去自如,当然战绩并不显眼,夜里只偷袭杀死了三个印度兵,但是制造的恐慌却让英军士兵无法入睡,已经坚持战斗数天的他们,实在是太疲惫了。

    第二天赫德派人打着白旗约见中国官员谈判。

    对方答应了,双方暂时停火。

    赫德为谈判代表,朱敬伦为书记官,在报国寺跟一群中国官员谈了一天。

    赫德提出,英军可以放弃广州城,将防区交还大清军队接防,但是他不承认战败,他认为这场战斗就是无谓的战斗,双方已经签订了条约,这场战斗完全是无意义的,所以赫德说的是换防而不是投降。

    但是这次中国官员难得的硬气,坚持要英军投降,交出所有武器,等待大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