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节 新安交易所(第2/2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户确定价格,依然在进行场外交易。

    朱敬伦注意到了这件事,他建议赫德干脆暂时免费算了,等把市场和商人们的交易习惯培养出来后,在决定是否收费以及收费的标准。朱敬伦的思想有些后世那些创业公司以补贴换市场占有率的概念。

    但是赫德很执拗的反对,他坚持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他认为交易所是一个提供公平交易和专业服务的场所,如果不能让商人接受收费,那意味着交易所的服务根本就没有价值,就不该开办下去。

    朱敬伦懒得跟他犟,反正在朱敬伦看来,即便是场外交易那也是交易,出口还是要抽厘金的,抽厘时候的价值,可不是他们的交易价值,而是厘局的验估(验估员)进行估价,价格参考的也是交易所一段时间的均价。

    赫德则不然,他最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研究交易所上了,他铁了心要搞好这个交易所。

    五月初,他采用标准化合约制度,并且在之前在码头附近建造了十间大仓库,要求在交易所交易的商人,直接将货物送入仓库,由仓库进行打包分拣,定计,然后发给他们相应等级的标准货单。然后买主拿着这些货单到交易所挂牌交易,买主竞拍到货单之后,拿着货单直接到仓库提货。

    这种方式更为复杂,但好处是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直接联系就被打断了,卖主拿着标准化的货单去提货,根本就不知道他的货物是谁供应的,买主也是直接将货物交给交易所仓库,最后未必知道谁提走了他们的货。

    因此买卖变成了标准货单之间的合约买卖。交易所成了买卖双方之间的唯一中间人。

    至于买卖双方会不会接受这种形式,赫德很有信心,他认为在其中交易所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首先是给商品进行标准化定级和分包,卖主和买主拿到手里的,都是标准重量,标准品质的商品凭据。

    最重要的是,买主无论货多货少,都能一次性直接出手,对有些商人来说,放进交易所仓库,就等于出手了,因为他们得到了货单,可以选择立刻去交易,也可以持单观望,完全不用担心货物存在仓库中会有损失,这等于给买主们提供了免费的仓储服务,让他们不至于像以往那样,还得自己租用仓库,负担额外的费用。

    对于交易所而言,尽管每天都有货物进出,但是仓库中的货物量上下起伏,所承担的仓储成本变化不大,除非同一时间大批商人都不出货,否则仓库里的货物基本都能保持持平,那么仓储成本就不会太大。

    同时赫德还免去了额外的鉴定费,让商人更乐意将全部货物鉴定,吸引他们将货物全部存入交易所仓库换取货单。

    赫德认为,如一以来商人在交易所交易,第一免除了场外交易的额外风险,第二交易所进出货速度更有效率,第三省去了仓储费用,他认为无论是买主还是卖主,现在在交易所交易的成本都比以前更低了,没有理由不来交易所交易。

    5月底,赫德很高兴交易所的交易量比上月增长了十个百分点,很高兴的跟朱敬伦汇报或者说卖弄,不过此时朱敬伦对于赫德的努力暂时没空去关心,因为快六月就要到了,英国换约使者已经快到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