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九节 瞒天过海(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依然能够自由进出他们的金币。还有世界大战后,克虏伯还能因为战争中英国的军火公司仿制了他们的武器,能从英国人手里收到专利费,想到这些,朱敬伦就不由有些担忧怡和洋行真的能够交货了。

    朱敬伦可没想过要把一百万两银子交给他们,老实说,朱敬伦就只打算买这四十门炮,剩下的配属火炮,朱敬伦是打算自己铸造的。瑞典人带来的那些机器设备,和上百名的技术人员,足以保证朱敬伦不久之后就能自己生产优良火炮,哪里还会不惜重金采购英国人的。

    为此朱敬伦出了一个阴招,他派人去港英政府,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能保证怡和洋行跟自己的军火交易不会受到战争影响,这是生怕英国政府不知道情况。港英政府的反应,让朱敬伦松了口气,他们表示不能保证。也就是说,一旦战争爆发,英国政府是有可能扣下这批火炮的,那么朱敬伦就可以找怡和洋行要违约金了。

    这边朱敬伦想着管英国人要违约金呢,beijing的僧格林沁还想着找英法联军要赔偿军费呢。

    僧格林沁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一个规矩,说洋人打仗打赢的,可以管失败的要兵费,他觉得他在大沽口把英法联军打赢了一次,对方怎么的也得给他兵费。

    当然英法联军已经南下了,僧格林沁是对美国人说的。

    美国公使成功登岸,但是并没有立刻进京,因为跟他们交涉的清政府官员根本就没有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时间,他们只能在岸上等着,不过清政府送来了一些牛羊,算是表达善意。

    其实咸丰皇帝还是在等桂良,七十多岁的人了,脚程没有那么快,又不敢坐船,只能慢慢走。其实早在美国人6月多从上嗨启程的时候,立威廉就向桂良示好过,表示希望桂良跟他一起乘坐美国的密西西比号巡洋舰一起进京,但是桂良表示没有皇帝的允许,不敢坐。

    于是立威廉就只能在岸上等着,他其实都不知道等的是桂良,完全不知道中国人在拖延什么。

    他不明白,咸丰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些不愿意跪拜他的夷人打交道,所以才让僧格林起尽量拖着,咸丰估计,拖到7月19日桂良就能到beijing,结果僧格林沁就一直拖到了20号。

    美国人终于上路了,按照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京,一切事宜都是清政府筹办。这是清政府争取到的,为什么,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意打扮了,比如大张旗鼓的让沿途老百姓看看洋人又给咱大清进贡了。马戛尔尼当年见乾隆的时候,他的船头照样被清方挂着英吉利贡使的招牌,而马嘎尔尼根本不认为他是来进贡的。

    僧格林沁出于安全考虑,不让美国公使走大道,而是走北塘小道。

    一路上的待遇也不高,老实说美国人此时是受尽了委屈,因为他们没能坐轿子。

    做不做轿子,这可不是一个舒服不舒服的问题,而是一个地位的问题。美国人很清楚在中国只有官员能够坐轿子,立威廉为了表示他的身份,他自己私人雇了两顶轿子,打算一顶给他坐,一顶给随同他来的海军司令坐。但是清廷官员不同意,清政府始终认定洋人低人一等,所以不允许洋人坐轿子,尤其是此次是进京,沿途老百姓都看着呢,怎么能让中国人给洋人抬轿子,上国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咸丰其实此时不想惹事,他是批准了可以让立威廉做骡轿的,但是僧格林沁觉得美国人好说话,直接给立威廉等人找的是大车,用牛拉着,上面连个遮拦都没有,一路走小道,颠簸的洋人骨头架子都要散掉了。

    最后颠的实在受不了了,干脆下车走了几英里。

    但到了beijing,立威廉还是见不到咸丰皇帝,因为为了外交礼仪,他跟清廷礼部的官员谈不妥,礼部要求他三跪九叩,立威廉当然不愿意,他说他只跪女士,主动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