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九节 城下之盟(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

    过程不需赘述,僧王又败了,两万多蒙古骑兵全军覆没,但是他们的死倒是赢得了英法联军的尊重,十分感慨他们的勇气。

    但是英法联军认为蒙古骑兵的武器太差了,在骑兵面前,英法联军组成步兵方阵防御,士兵在四周,大炮在中央,立起刺刀防御,这种步兵方阵,是从瑞士人的方阵发扬光大的,对付欧洲的重骑兵很有用,导致重骑兵退出了战场。

    但蒙古人是轻骑兵,擅长的是骑射,他们多次冲进三四十米内抛射弓箭。洋人发觉蒙古人的弓箭十分飘忽,基本没什么杀伤力,上万蒙古骑兵拿生命换取的射箭机会,最后换来的只有二十多个洋人的伤亡。当然这个伤亡是有争议的,后世各种资料显示,从2个人,到1000个人不等。

    因为人很难理解,上万骑兵近距离射箭,英法联军都是布衣军装,连个甲片都没有,怎么可能几乎没有伤亡。

    朱敬伦后来听到一种解释,据说这些悍勇的蒙古骑兵,都是直接从蒙古草原的王爷身边调来的亲卫,平时都是牧民,骑马射箭的本事还是有的,但是因为清朝给蒙古部落划定了草场,因此各个部落之间不再游动,没有了地盘之争,结果这些牧民已经拉不动祖先时代的硬弓了,平时用的都是打猎用的轻弓。

    而他们到bj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带弓箭,因为清军的武库中有的是弓箭,结果到了beijing他们发现,根本拉不开军用的重箭清弓。

    朝廷只能紧急在bj采购轻型弓箭,bj这时代有大批弓箭铺,但他们制造的弓箭,并不是军用弓箭,而是给八旗子弟玩的轻弓,因此这些蒙古骑兵还是拉的开的。只是因为这些弓箭本身就是给人玩的,所以为了射箭方便,全都是只采用了半边翎羽,平时八旗少爷们拿来近距离射射鸡鸭没问题,可是一旦用来作战,超过十米距离,射出去的箭只就会飘忽,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头。

    说到底还是功夫没了,当年的满洲八旗子弟不再天天吊膀子,拉不动祖先时代的80磅重弓,连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牧民也没了成吉思汗时代的技术,不在小时候骑羊拉木弓,长大了骑马拉硬弓了。

    因此可以说,如果他们有刚入关时候的本领,近距离攒射穿着布衣的英法联军步兵阵,肯定能让联军爽歪歪。

    军备废弛的结果就是,蒙古骑兵悲壮的赢得了一场失败,英法联军轻松的打赢了八里桥之战,咸丰皇帝跑去热河巡狩去了。

    bj发生的事情,朱敬伦暂时还没收到消息,他此时来到了广州,五邑六县的土客械斗暂时平息,他是来向柏贵汇报的。

    当时他可是授命去抚民的,现在完成了当然要汇报一下。

    柏贵此时正担心bj的情况,对朱敬伦如何这么快就结束了土客械斗,一点都不了解。

    朱敬伦仔细汇报了一番,顺便将xa县勇都装备步枪的事情不经意间透露出来,表示之前不是自己隐瞒,而是你没问。

    果然这种事情柏贵十分上心,连忙问朱敬伦哪里来这么多洋枪,朱敬伦回答说买的,钱是从厘局提的。

    柏贵当然知道钱肯定是厘局提的,他震惊的是,自己竟然都不知道,朱敬伦悄无声息间就组建了一只上万人的火枪队,难怪能这么快镇压下去土客械斗了。

    朱敬伦则强辩说自己跟柏贵提过,是柏贵首肯的,不然自己怎么敢动用那么大银子买洋枪呢。还好心提醒,就是报告打沉美国炮舰的时候,说的柏贵自己都将信将疑了,这段时间事情实在太多了,保不住朱敬伦说了,自己没往心里去。

    至此柏贵依然没有怀疑过朱敬伦的忠心,只是防止手下力量太过强大,这是一个总督级别老官僚的常识。

    紧接着朱敬伦马上把话题引到土客械斗上面来,告诉柏贵自己让六县中的五县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