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八节 昭常一样的忠臣(第2/2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就是中国人做事的一套,他有他自己内在的一套逻辑,他的历史给他留下了许多可以借鉴参照的行为准则,但是两千年前的外交行为,拿到现在,确实有些落伍,或者说跟西方准则完全不同,对于后世已经被西方世界观完全同化的人来说,可能还会觉得祖先卑鄙,迂腐和耍小聪明。

    但那个时代的祖先他们就是觉得应该这样,君王必须守信,但是祖宗的土地又不能丢,因此才寻求程序上的守信,同时采取智计规避,这跟两三千年后的后代一样,都比较喜欢钻空子,在现代观念中确实显得有些耍小聪明。

    只是晚清时代,文人士大夫依然保持着两千多年前的世界观,所以柏贵很认可朱敬伦。

    唯一不同的是,楚襄王时代的昭常最后联合秦兵能够守住土地,而柏贵觉得,朱敬伦即挡不住英军,大清国也没有秦国那样的友邦来救,既然无论如何都挡不住,反而可能把朱敬伦这个昭常一样的大忠臣给搭进去,洋人最终还是会去广州,那还不如直接放洋人来呢。

    也许是出于一种保护忠臣的道德感,也许是潜意识中其实不想惹大麻烦而给自己找的心理安慰,总之柏贵感慨了一番之后,让富礼赶紧来新安,告知朱敬伦,如果洋人兵船要去广州,就让他们去吧,至于九龙司割地问题,实在没办法就让他们割走吧。

    打死英国人都不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可以让朱敬伦这种在他们看来,即是对他们朝廷的反叛,又是对国际条约的不尊重行为,变得异常的高大。

    英国人此时正围绕着朱敬伦提交给他们的文件的法律效力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呢。

    威妥玛带走文件的时候,之所以十分的谨慎,多次确认文件的真假,就是在西方,尤其是英国人的观念中,这份文件真的很重要。

    如果他们认可这份文件,那么这份文件完全可以代表广州府一带最核心的土地上的一千多万人民,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签了字,可在这个时代,英国人的民zhu还局限在贵族和少数富人手中,因此在英国人看来,那些拥有地产的乡绅,有绝对的权力代表整个广州府地区。

    那么朱敬伦给他们看这份文件,同时还秘密派了代表团去英国,这意味着这个地区在以一个独立的身份,试图跟英国政府展开外交活动,这表明,广东的人民不但不认可他们的中央政府加在他们身上的条约,而且已经做出了实际的外交行动。

    在西方人的历史中,当这种事情发生后,往往意味着一件事,很快广州府一带的人民,将会宣布他们独立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