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八节 外交独立(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他们有些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到香港的时候,他们已经听本国的公使跟他们汇报过,说广东可能生了政变,但是他们没有接收到任何官方通知和外交要求,因此在法理上,他们必须继续承认清王朝才是这个国家的合法政府。

    可现在广东地方政府向他们提交了这样一份通告,让他们觉得很难处理,先这不是一份独立声明,也不谋取丹麦和瑞典承认他们的独立国家地位,只是在商业外交方面,表达了他们的态度。

    虽然无法对照西方的外交程序,但是所有的外交程序,不也是从实际中探索出来的吗,而且基本的外交准则,都是英国人对外政策的方法,所以西方人认定的是,现代外交制度,就是英国人的对外关系准则。

    但中国人显然打破了这些准则。

    可是他们只能接受,不然就不谈了,他们来这里还有什么意义,两国之所以共同组建一个代表团,就是因为出使费用太过昂贵,那种大轮船来一趟好几万英镑的消耗,再加上两国都自知自己只是小国,联合起来谈判,也许能取得更大的利益。

    185o年代,这两国几乎同时启动了工业革命,国内工厂不断建立,生产力飞展,对外部市巢更为依赖,如果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对他们开放了商业,会让他们这样的小国不再为市厨愁。

    于是两国经过短暂的协商,共同回复了朱敬伦的通告,表示他们接受这个条款,他们今后跟清王朝签订的协议,都会跟广东地方进行协商,经过广东地方政府同意之后才会生效。

    这样,他们才被请到了广州去。

    “你们大概很疑惑我为什么会先要你们同意跟朝廷签订的条约,必须得到我们的同意,你们可以这么理解,拿破仑时代之前的德意志帝国的情况,那时候的德意志帝国也是帝国,可是跟帝国皇帝签订的外交条约,你觉得可以在其他邦国运行吗?”

    瓦伦堡和克里斯蒂安曳,那时候的德意志的名称是神圣罗马帝国,被西方人成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就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帝国皇帝由各个拥有奄资格的选帝侯投票决定。

    如果那时候奥地利邦国的国王做了帝国的皇帝,然后跟英国签订一个外交条约,普鲁士公国是不可能接受的,巴伐利亚王国也是不可能接受的,黑森、汉诺威、符腾堡这样的小邦国也不会接受,甚至连汉堡这样的帝国自由城市都不可能接受,最后连皇帝本人的奥地利都不会接受,他必须以奥地利国王的身份签订的条约他们才会接受。

    但他们还是不理解:“可是中国是一个上下一致的完整国家,而不是神圣罗马帝国那样的松散邦联啊。”

    朱敬伦摆手:“目前还是这样。我们的皇帝依然对各实有统治的权力。但是在广东生了一点小的变化,这种变化你们可能不理解。但是我用你们理解的方式告诉你们,那就是至少在外交领域,我们今后独立了。”

    这是主权范畴的问题,外交权也属于主权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西方人看来,取得外交权的独立,已经意味着一个地区的独立,和一个国家的建立。

    他们根本不理解中国王朝并不是最在乎这种外交权利,当然地方政府独自对外交流,也是犯忌讳的,那叫做私结外邦,但却不是西方政治意义上的外交,在中国是带着政治意义,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叛乱,可如果朱敬伦只在外交上自行其是,不打出公开造反的旗帜,清王朝除非有能力镇压,否则他们是不会干涉的,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

    朱敬伦看他们茫然继续解释:“好吧,你们可以这么理解,你们今后跟清王朝签订的条约,需要我们的认可,才可以在广东地区执行。因为我们将执行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瓦伦堡和克里斯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