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九节 一个标杆(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耆龄逼的没办法,是为了保新安闹饷的县勇才不得不上梁山,说到底还是为了新安子弟。

    他心里闪过无数念头,比如自己当知府,是为朝廷主政,而不是为朱敬伦效力,自己当广州知府,要是将来朱敬伦和朝廷决裂,他还能从中劝和等等。

    为此陈芝廷纠结了好几天,才给自己找到了足够的理由,这才带着沉重的心思上任。

    相比陈芝廷文人式的造作,伍崇曜就坦荡多了,他更担心的是自家的安危,他也知道朱敬伦这是造反,或者是造反前,如果把他伍家卷进去,可就不好玩了,但他的世界观是商人式的,跟土地乡绅的不同,大不了他还可以跑啊,这次他周游列国,那美国就很好。

    所以他不但很快的就接受了这个身份,而且为之兴奋,甚至听儿子说朱敬伦曾经派人去借钱,他家只给了五百两,他还为此狠狠的斥责了一下儿子,转头就去找朱敬伦,表示愿意报效一百万两银子,这点钱真不算钱,他在伦敦的那些棉花,可价值千万了。

    之后安心的投入工作之中,伍崇曜的工作可不轻松,因为他现在是光杆司令,手下一个人都没有,朱敬伦给他的命令是,让他着手组建外交部,这可真为难他了,他以前虽然也给官府做外交,但实际上的西方外交准则并不精通,所精通的,不过是把中国的人情世故和西方人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完全是自己摸索的。

    但是他的心态很开放,他自己花钱,请了一个私人顾问,澳门葡萄牙政府的一个官员,剩下的人员,他在赫德的海关里挖来了两个小商人出身的香山人,外交部现在就这三个人,顾问不能算,那是他私人请的,拿着高薪,却是他自己出的,相当于县令身边的狗头师爷,另外他还要学习,学习西方的外交准则,专业术语和外交规范,这些师爷都能教,因为师爷就是干这个的,葡萄牙派到东方的代表,如果不懂外交那就是来镀金和旅游的贵族,这个塞维利亚平民出身的师爷显然不是那两种人。

    学习归学习,工作也不能落下,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跟丹麦和瑞典人的谈判。

    每次都是他单独出面跟人谈判,但是回头就将情况汇总报给朱敬伦,然后请朱敬伦指示,他还没学会自己做主,而朱敬伦表现出来的关心,每天都会询问进展,也让他不敢自己做主。

    “瑞典人希望能够将他们的铁矿、钢铁制品和机械制品的关税降低到5以下?”

    朱敬伦看到瑞典人提出的要求后询问。

    伍崇曜觉得自己现在也算个明白人了,很有自信的回答道:“下官打听过了,西洋各国可都没这个税率,我向他们提出要加到30。”

    朱敬伦笑道:“你倒是有心,连西洋的税率都打听过,那你告诉我外交的核心是什么?”

    伍崇曜真的不想回答,因为这答案太难以启齿:“利益。”

    朱敬伦见他说的小声,自己大声道:“没错,利益,大大方方说出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他就是为了利益!但问题是,这个利益问题,很多人都看不明白。你觉得提高关税,就等于获得了利益?”

    伍崇曜道:“提高关税的话,能征收更多的税银,还能保护本国产业。”

    好吧,这些话都是他的师爷教给他的。

    朱敬伦叹道:“可是我们广东有个屁的钢铁产业,佛山那些打铁的需要保护吗?”

    伍崇曜不知道说什么了,他现在也就学到这些皮毛。

    朱敬伦道:“外交自然是以利益为核心的,但得分清什么是我们的利益。目前我们的钢铁产业连有都没有,勉强算的话,军械所的炼铁炉是。不成规模,不成气候的东西,二十年内都看不到保护的需求。你不应该跟他们针对税率问题喋喋不休,你该反向他们提出我们的要求。”

    “我们的要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