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八节 明清和谈(第2/4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能维持家业,既然林福祥回来了,就交给林福祥打理。

    林福祥拒绝了弟弟的说法,他说他不想过问世事,打算专心著书立说,此前他在江西和浙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写了,但还没有完成,他还需要写很多,关于鴉片战争的,关于太平天国的,他有太多的故事需要写下来了。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是后世研究太平天国和鴉片战争历史的重要资料。

    林福祥想安宁,但是他这样的人,尤其是还跟朱敬伦有过关系的人,别人是不会让他安宁的,很快就有人找上门来,一些新办的报纸,中外新报出名之后,很多闲的无聊的文人也心生办报的念头,这样的文人很多,都是不想出仕新朝的旧文人,其中就有认识林福祥的,他们上门来请林福祥写文章投稿,林福祥也不好拒绝。

    他们知道林福祥是见过世面的,想请林福祥评价一下国际大事,这个国际主要就是目前清廷、太平天国和大明三个国家,其他英法等国,林福祥不清楚,文人们也不大看得懂,也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只是他们认识的天下。

    林福祥以笔名平海先生为名,就随便写了写自己的看法,由于他是亲眼所见这几个国家的军队,因此内容详实,加上文笔确实不错,一下子竟提高了报纸不少销量,于是办报的朋友就死缠着他不断的写稿子。

    其实最主要的是林福祥敢说话,他评价太平天国竟然认为对方的皇帝很贤明,而清朝皇帝比较昏庸,主要是他接触的是李秀成这种人,而没有接触过杨秀清那些人,可大多数文人的观感都停留在洪秀全、杨秀清这些人的时代,因此难免有争议,有争议才有话题,有话题才有销量。

    但是林福祥只字不提大明的事情,他不想对朱敬伦做任何评价,这让办报的朋友非常的遗憾,当然也不太敢说朱敬伦的事情,他们不想出仕,但也不想惹麻烦,万一官府找上门来,关了他们的报纸得不偿失。

    不过和谈是目前最热的一个话题,这个却不能不写,逼着林福祥也要他写。

    林福祥这才开始关注和谈的问题。

    英法美俄四国调停,他们可不是用嘴调停的,尤其是英法两国,军舰已经派驻上海,并且在宁波外的杭州湾一带徘徊,照会明军撤出宁波,认为明军占领宁波,损害了两国利益。

    大明则坚持认为明军占领宁波,有力的提高了宁波的管理水平,不但没有损害,反而对两国利益是大大的促进,还拿出宁波海关的最新数据,证明这段时间出口大幅度增长,而不是萎缩,这些数据发表到报纸上,让英法两国十分难堪。

    法国最先退让,他们在宁波的利益不大,主要就是拿破仑三世的面子问题,他们至今没有跟大明建交。

    英国人则拒不让步,宁波海关是英国人掌管的,北亰条约让英国取得了对满清海关的控制权,海关都需要用英国人做监督,所以他们不能放弃宁波这样海港。

    另一个争论就是在北亰,四国公使的调停大明接受,愿意撤出北亰,并且与满清签订一份和平条约,但是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

    第一,要求满清赔偿大明军费3000万两,这是这几年大明所有的军费支出,而这些军费支出当然是用来跟满清作战的。

    第二,大明要求满清承认大明的合法地位,双方互相派驻使节,友好往来通商。

    第三,要求满清政府将宁波、烟台、天津等口岸城市交给大明管辖,理由是满清低劣的管理严重影响到了大明的经济利益。

    第四,解散湘军,大明表示,是因为湘军蒋益澧部率先进攻大明,才引起了这场战争,因此湘军应该为此负责,同时湘军的存在,也是对明清和平的最大阻碍,因此必须解散湘军。

    前两条各国都表示了支持,这是符合国际法原则的,但是第三条他们坚持不肯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